安很了解李亨,在他没有吞并李瑁之间,他绝不敢两线作战,又对长安宣战。

    这些天他已经在考虑对安禄山用兵了,李庆安知道,安禄山造反是历史的必然,就算他把安禄山杀了,他的部将也会接他的班,变成张禄山、史禄山之类,但中唐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了历史走向,不会再出现潼关之败,长安陷落的惨剧,但他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他是想将安禄山的造反尽量压制在河北道境内,而且要尽量减少普通民众的伤亡,这样,当安禄山之乱被扑灭后,才能使河北道尽快回复,而不会像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成为大唐盛衰的转折。

    为此他发动了大移民,尽量将河北道的民众迁移出来,至今已经迁移了四十余万户,虽然还不到河北道户籍的一半,但也已经大大降低了安禄山造反所会造成的损失。

    现在已经是十月,到十一月底,黄河就会结冰,那时安禄山的军队对河南道的威胁便会大大加强,因此,李庆安在考虑对河南道增兵。

    这时,帐外传来了亲兵的禀报声,“报告,内卫胡将军紧急求见”

    胡沛云的紧急求见,必然是大事发生了,他收起公务便令道:“让他进来”

    片刻,胡沛云匆匆走进,单膝跪下行一军礼禀报道:“属下有紧急情报要禀报大将军。”

    “你起来说话”

    胡沛云站起身便道:“属下刚刚接到幽州的紧急情报,安禄山已经研制出了天雷。”

    李庆安大吃一惊,“这消息可确切?”

    胡沛云点了点头,“应该属实,我们有人亲眼目睹了安禄山的天雷试验。”

    说着,他将一份已经翻译过的情报递给了李庆安,李庆安神情凝重地接过了情报,这其实就是他最担心的事情,安禄山也将使用火药,火药并不是他李庆安发明,早在东晋时期便被炼丹士发明了,只是长期以来,人们都没有想到将它用到军事上,直到唐末才终于被人用到了军事上,他李庆安不过是提前将火药用到了军事上,但这就像开启了一道门一样,无论再怎么严密,也阻拦不了空气的流动,只要安禄山有心了,他迟早会发现安西军的天雷就是火药,事实上安禄山确实有心了,他公开悬赏万贯破解天雷之秘,重赏之下,肯定就会有人提出火药的可能。

    李庆安的计划是希望能在安禄山发现火药之前,剿灭他,但人算不如天算,安禄山还是在关键时刻发现了火药的秘密。

    李庆安打开情报匆匆浏览了一遍,从情报的描述和炮仗图样中,他立刻判断出,安禄山的火药研制还只是初级阶段,没有两三年的技术积累,他们不可能研制出震天雷这样的超级利器。

    他沉思了片刻,便对胡沛云道:“你传令到河北去,命河北分堂的人要不惜一切代价,mō清敌人火药研制的详细情报,尤其那些道士,更要把他们的老底mō清。”

    胡沛云明白李庆安的用意,他是想干掉那些道士了,便小心翼翼道:“大将军,我担心道士的配方肯定已经传授给安禄山军方了,杀他们可能无用。”

    “不你不懂。”

    李庆安冷笑一声道:“其实配方很简单,丹书上都有,关键是对火药的理解和感悟,还有技术积累,我相信这帮道士既然是为了钱,他们就不会轻易把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对火药的感悟说出来,这很重要,甚至超过了配方,杀了这些道士至少可以大大延迟安禄山对火药技术的研制。”

    “那我这就下令,让河北分堂下手。”

    李庆安还是摇了摇头,“不用他们下手,我会派我的第一猎鹰营去,让河北分堂只要尽快搞到详细的情报便可,另外也要让他们查清,河北境内善于炼丹的道观究竟有多少,这个也很重要,你快去执行我的命令。”

    “是卑职遵令。”

    胡沛云匆匆走了,这时,李庆安又下令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