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命令!轻骑兵全速前进,重甲兵可滞后。”

    ......

    兴道县和固城县都在南郑的东方,一条汉水将它们相连在一起,固城县相距南郑约百里,而兴道县则相距一百五十里,由于安西军并没有走汉水路,部署在兴道县和固城县的一万汉中军就须立即撤回南郑,李奂下达的撤军令是在昨天晚上发出,以飞鸽传书方式疾送两县,两县驻军几乎是同时动身,但由于两县间相距五十里,使兴道县的守军便慢了一拍,城固县的守军先赶到了南郑县境内。

    五千军队在汉水北岸列队疾驶,汉中军远不能和安西军相比,他们的马匹很少,五千军队中只有数百匹战马,基本上都是步兵,八十里的路程,五千军队几乎要行走一天。

    中午时分,从固城县归来的五千汉中军已经抵达了距离南郑以东约四十里的一处山谷中,队伍行到此处,皆已经疲惫不堪了,山谷内有一条小河,水流清澈见底,看到了这条小河,不等军官下令休息,士兵便纷纷冲上前去,蹲在河边洗脸饮水,军官们见拦不住士兵,索性也放了他们,让士兵们休息一个时辰,更多的士兵向河边奔去,吵嚷声响彻了整个山谷,可就在这时,不少士兵都惊讶地站起身,他们感到大地在颤抖,河水也在震动,就仿佛发生了轻微的地震,士兵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忽然,有士兵指着远方惊恐地喊道:“你们快看,那是什么?”

    所有士兵都站直了身子,眼中都充满了惊恐之色,只见三里外出现了铺天盖地的黑色骑兵,战马疾奔,刀戟如林,俨如黑色狂潮,滔天的杀气俨如平地上的冲击波,向河边的五千汉中军席卷而来。

    汉中军被惊呆了,忽然,他们反应过来,调头便逃,五千士兵兵败如山倒,他们一边咒骂前方探路的斥候,一边痛恨父母给他少生了两只脚,争先恐后向东奔逃,河滩上布满了奔逃的士兵,他们丢盔弃甲,扔掉了武器,扔掉包裹,扔掉了一切可以扔掉的东西,所有人只有一个念头:逃!逃出安西军的屠杀.....

    但他们哪里跑得过安西骑兵,瞬间,败逃的汉中军便被安西骑兵追上了,骑兵如风卷残云般将一片片的败军吞没,或跪地投降,或被骑兵砍杀,一名士兵挺矛直刺安西骑兵,却被奔突而至的安西骑兵格开了长矛,一刀将他人头劈为两半,汉中主将急得嘶声大喊:“不要逃,集结作战!集结作战!”

    他话音未落,一支狼牙箭呼啸而至,一箭射中他的面门,主将惨叫一声,翻身落马,被飞驰而至的安西骑兵一刀枭去了人头,高高举起,百步外,安西军大将赵崇节冷冷地收起了弓箭,他拔刀大喊道:“弟兄们,截断他们的逃路,一个人也不放走!”

    安西骑兵如风如电,战马踏水而过,激起水花,另一支骑兵沿山麓疾奔,身材魁梧的安西军骑兵们盔甲鲜亮,携弓带刀,气势凶猛,眨眼间便冲过了逃跑得最快的汉中军,截断了他们逃跑之路。

    安西骑兵从两面将汉中败军包围,喊杀声震天,此刻只有立刻跪地投降才是唯一的生路,任何犹豫和逃跑都将被安西骑兵无情杀戮,河滩跪满了投降的士兵,许多被杀者滚落河中,清澈的小河变了颜色,血水染红了河流,不到一个时辰,五千从固城县赶来的汉中便全军覆没。

    一名郎将奔上来,对赵崇节抱拳施礼道:“禀报将军,按照他们名册清点,一共五千三百四十人,共斩杀一千一百四十人,生俘四千二百人,一个都没有逃脱!”

    “好!”赵崇节回头问军士道:“重甲军赶到了吗?”

    “回禀将军,一千陌刀军已经到了,在五里外候命。”

    赵崇节点了点头,这时,一名绑缚的汉中军军官被带了上来,此人也是一名中郎将,年纪大约三十岁出头,身材魁伟,一脸大胡子,他名叫做苏渝,凉州汉人,母亲却是羌人,他十年前来长安从军,现是这五千汉中军的副将,主将被赵崇节一箭射死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