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只是很少一部分,关键是实战,安西为什么如此强悍,就是因为他们在实战练出来的,经过大战的磨砺,一名士兵训练千日,可当他见到人头被砍断时,他一样难以承受,我们的士兵就是没有实战经验啊!”

    哥舒翰心中有数,尽管荆襄军也有近二十万大军,但这二十万大军的战斗力确实不如高仙芝的剑南军,真的大战起来,荆襄军有七成的可能要落败。

    李瑁也明白哥舒翰所指,但他也没有办法,战斗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现在关键如何应对当前的危局,他沉吟片刻便问道:“我也知道局势紧张,哥舒将军可有对策吗?”

    “有!”哥舒翰点了点头。

    李瑁精神大振,急忙道:“哥舒将军有何妙策?快说!”

    哥舒翰犹豫了一下,虽然不太好开口,但形势危急,他也只好一咬牙道:“殿下,要想应对此次危局,其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公开向北唐皇帝效忠!”

    “什么?这怎么可以!”

    李瑁又惊又怒,要他向那个两岁的小侄孙效忠,打死他也不干。

    “殿下息怒,听我一言。”

    哥舒翰也知道李瑁难以接受,但有些话他不得不说,“殿下也应该知道,现天下南北对峙,要么是北唐要么是南唐,天下人没有第三个选择,除非殿下想自立称帝,否则殿下最后还得面对现实,不是向南唐称臣,就是向北唐俯首,我想,殿下应该不会向李亨投降吧!”

    说到这里,哥舒翰的瞳孔渐渐收缩成一条线,眯着眼盯住了李瑁,他本来就有点怀疑李瑁会投降李亨,如果是那样,李亨肯定会要自己的人头作为接受投降的条件,那李瑁会不会杀自己向李亨献降呢?答案是肯定会,李隆基的儿子都和他一样,为了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

    所以哥舒翰提这个建议,既是为了解眼前之危,同时也是为了试探李瑁,这时李瑁忽然明白了哥舒翰的担心,他不由干笑一声道:“哥舒将军想到哪里去了?我怎么会投降李亨,若投降他,我早就是承认他,会等到今天吗?多虑了!真是多虑了!”

    哥舒翰听出李瑁有点言不由衷,只得叹了口气道:“殿下,其实承认北唐也未必是当真,主要是我们要得到李庆安军队的支援,如果李庆安肯援助我们一把,那这次危机就迎刃而解,但要李庆安援助我们,我们就得向北唐称臣,这是关键。”

    李瑁沉思了片刻,道:“可是我担心李庆安会趁机吞了我们。”

    “不!不会!”

    哥舒翰断然否认道:“我与李庆安交往多年,对他知之甚深,此人从不做没有把握之事,他本来就兵力不足,若吞并我们,就更分散他的力量,将面临与李亨及安禄山两线作战的困局,他会得不偿失,他肯定不会吞并我们,再说,他没有五万以上的军队,也难以吞并我们,这一点殿下请放心,卑职愿以人头担保。”

    李瑁背着手慢慢走了几步,他开始认真地考虑哥舒翰的建议了,其实李瑁谁也不想投降,他只想保持现状,最好他能在南北朝廷之间左右逢源,利用他们的矛盾,捞取最大的利益。

    沉思了片刻,他对哥舒翰道:“我可以向北唐称臣,但我不想公开,可以私下表态,但我更希望能和李庆安秘密接触,答应他某些条件,来换取他的出兵,哥舒将军,不知这个方案如何?”

    哥舒翰知道李瑁始终没有诚意,他无可奈何,只得道:“好吧!我派心腹去和李庆安接触,看他给不给我这个面子。”

    “那一切就有劳哥舒将军了。”

    ........

    郑州河阴县,这里是李庆安的主力大营所在,这天上午,三名骑兵从南面飞驰而来,他们皆是长途跋涉,显得风尘仆仆,他们刚到李庆安大营外一里处,一队营外巡逻骑兵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