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感恙而病倒,而是被长女明月气得病倒。

    症结就出在小女儿明珠的婚事上,这件事一直是裴夫人的心病,她长久以来便在给明珠找婆家,相亲不知有多少次了,最终一个都没成,到后来,别人听说是给李庆安的小姨子找婆家,吓得谁都不敢考虑了,这源于李庆安三年前的一次酒后戏言”明月明珠,皆是我李庆安的珍宝。,这句话言者无心,听者却有意,很快便在长安鼻野传来了,这样,谁还敢娶明珠为妻?

    本来裴夫人是坚决反对小女儿也嫁给李庆安,独孤家的堂堂嫡女,怎么能当别人的次妻,但自从李庆安恢复了宗室身份后,被封为赵王,而且她的族叔裴遵庆也劝过她,李庆安极可能会登基为帝,要她好好替裴家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裴遵庆的意思是指他的孙女裴婉儿,但裴夫人却想到了自己的小女儿明珠,她本来是不愿意小女儿做李庆安的次妻,可是如果是做侧妃甚至成为贵妃,那又另当别论了,绝不会委屈女儿。

    自己的两个女儿,一个当皇后,一个当贵妃,那简直就是她几世修来的福气,于是裴夫人便改变了主意,开始支持明珠的心思,不再给她相亲了,只等大女儿回来后,和她好好商量此事。

    明月回京后,不久便遇到了裴宽病逝,又遇到了皇帝驾崩,家事国事乱成一团,裴夫人也没有提此事,只到事情都渐渐平息后,裴夫人才找个机会向明月提起了明珠的婚事。

    明月是赵王妃,按照礼制,李庆安娶侧妃或者侍妾,都要得到明月的同意才能实现,明珠嫁给李庆安其实也就是明珠一句话的事情,很简单。

    裴夫人满怀希望向明月提出此事,但她万万没有想到,明月竟然一口拒绝了”而且是坚决反对,这让裴夫人失望到了极点,她还以为是女儿怕妹妹争宠,便又苦心劝她”只有姐妹一心,才能更好地维护独孤家的利益。

    但明月还是坚决反对,并且要亲自给妹妹找婆家,裴夹人怎么也想不通,郁闷于心,不久便病倒了。

    病房里,裴夫人躺在榻上,脸色惨白,没有一丝血色,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几名贴身丫鬟默默地跪坐在一旁,准备随时伺候夫人。

    明珠则坐在母亲身边”端着碗,正小心地伺候母亲吃午饭,碗是用湖州上米熬成的细粥,裴夫人却无心吃饭,她摇了摇头,“我已饱了,不想吃了。”

    明珠舀了一勺细粥”小心地吹冷了,笑道:“娘,只吃两勺就饱了吗?不多吃点,你的身体怎么能好得起来。”

    裴夫人见女儿懂事了,她又想起明珠小时候的顽皮和叛逆,不肯听话”整天做那些稀奇古怪的装扮,怎么说她都没有用,现在长大了,居然能照顾病的自己了,裴夫人的眼睛不由一红”拉着女儿的手道:“你放心,娘无论如何要成全你的心思,不管你姐姐再怎么反对都不行”等你姐夫回来后,我亲自和他谈,我知道你姐夫也喜欢你,只要他肯答应,这个家就轮不到你姐姐做主。”

    明珠自从裴婉儿事件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所有人都现她突然间长大了,明珠也知道有些事情是强求不来,何必去让李庆安为难,何必去伤姐妹之情,她淡淡一笑道:“命有时终须有,命无时莫强求,娘,不要去刻意提这件事,我有我自己的缘分。”

    听女儿这样说,裴夫人心更难受了,这种宿命〖言〗论怎么能从一向活泼开朗的女儿口说出,她便坚持道:“娘自有主见,总之,我不会让我的女儿委屈过一辈子,你要听我的话。”

    “好了,咱们不提这件事了,称把粥喝完,我听你的话就走了。”

    母女俩在〖房〗说话,这时明月来到了母亲的房门前,把母亲气病,她心里也很难受,但有些事情她必须要坚持原则。

    外间,丫鬟秋菊已经煎好药,把药倒进了碗,“我来!”明月上前小心地端起托盘,问秋菊道:“我母亲的病情怎么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