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看一看吧!”

    廷素也认识汉文,他仔细地看了两遍”又沉默了半晌,忽然问道:“唐军现在在哪里了?”

    “一万唐军已经渡过了狮泉河,现在离这里不到两百里了,我是特地来救兄长。”

    廷素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有些话不用多说,他完全明白”李庆安的目的他也很清楚,但这并不重要,李庆安若没有目的当然也不会来找他”他关心的是李庆安目的最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廷素还是在吐蕃和唐朝之间徘徊,背叛吐蕃的代价他很清楚,那就是他的人头将悬挂在城堡最高处,但回归唐朝又意味着大勃律将彻底摆脱吐蕃的奴役。

    雅辛也看出了兄长的担忧”便劝道:“现在吐火罗的局势已经很明了,唐军将在吐火罗与吐蕃军大战,唐军之所以要进攻大勃律,用意也很明显”就是要截断吐蕃军的归途,唐军是想把吐蕃军全歼在吐火罗了。”

    “可是吐蕃干十八万大军啊!”

    这就是廷素最担心的地方,吐蕃有十八万军云集吐火罗,这是从未有过的兵力,唐军可能会是吐蕃军的对手吗?

    “我觉得是兄长多虑了,如果唐军没有把握的话,那在去年吐蕃刚占领吐火罗,尚立足未稳之际”唐军就会动手,又何苦等到现在,兄长,天宝六年,大勃律已经失去一次机会了”现在又一次机会出现在大勃律面前,兄长不能再失去这个机会了。”

    兄弟的苦劝终于让已经动心的廷素下定了决心,是的,他们不能再失去这次机会了,唐军一万军队既已渡河”那吐蕃人的末日也到了。

    “砰!”地一拳,他重重地砸在案桌上”毅然道:“好吧!我就听你的劝告。”

    吐蕃军在大勃律分两部分驻扎,一支两千人驻扎在狮泉河东岸而另一支三千人驻扎在西岸,这是吐蕃人吸取了天宝六年到教训,当时吐蕃有两万重军驻扎在婆夷水东岸,就是西岸没有驻军才导致唐军砍断藤桥后”他们无法过河。

    这一次吐蕃军在东西岸同时驻扎就是为了防御唐军的偷袭,吐蕃在大勃律的主将叫论察德赞,是一名吐蕃万夫长,年约四十岁,在吐蕃军中的只是一名普通的将领”没有什么名气”而且论察德赞极为嗜酒,一天十二个时辰,他至少有八个时辰是在醉熏熏中度过,也正是这样”他只能留守大勃律,而无法去吐火罗参战。

    吐蕃人的军营在大勃律都城巴勒提城以东五里处,是一座地势险要的小城堡,扼住了东去的必经之路,这天中午,大勃律国王廷素派人来紧急通知论察德赞”在巴勒提城北面五十里外现了一支唐军巡哨队”约四百余人,大勃律的军队不敢前往,特请吐蕃军去剿灭这支巡哨队。

    论察德赞对廷素地报信没有任何怀疑,他也相信大勃律的军队没有那份胆量,他他们哪里敢去对付唐军,不过四百名唐军不多也不少”着实让论察德赞考虑了一番,最后,他亲率一千五人前去剿灭这支唐军巡哨。

    浩浩荡荡的吐蕃军在高原上疾奔,他们在高原上的作战能力要远远强于平原,高原上稀薄的空气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他们可以长时间地长途跋涉,在奔跑了两三个时辰后,体能依然充沛。

    天色已经渐渐到了黄昏时分”这时,吐蕃军已经现了唐军的踪迹”确实有一支唐军巡哨队在十里外的出现,他们正向北逃窜,此时,立功心切的论察德赞已经顾不得天色将黑了”他立刻下令道:“加快追击,务必追上唐军”全部歼灭!”

    吐蕃士兵加快了步伐,五百骑兵和一千名乒兵像一条黑色的长龙,浩浩荡荡向北追击而去。

    天渐渐地黑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在高原上升起,天空如一块纯净的黑色晶石,一座座雪峰在月光的照耀下,笼罩着一种梦幻般的晶莹色彩。

    这时,一千五百吐蕃军经过了一座峡谷”峡谷并不高,但两边却如刀劈一般的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