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

    王元宝沉思了片刻,这时他想起一件事,他们拿得出这么多银元吗?他知道朝廷拿下河西后,堵住了银元的东进之路,这段时间市面上又大量兑换银元,他很担心对方没有这么存货。

    “胡使君,如果我从各地调钱,调一百万贯铜钱兑换你们的银元,你们拿得出这么多吗?”

    “长安没有这么多银元,只有四十万枚。”

    胡沛云坦率地道:“但很快就有大量的银元陆续进京,我们不仅要兑换王东主手上的铜钱,还要兑换尽可能多的铜钱,请王东主放心,朝廷堵不了我们,我们可以在一个月内调集两百万银元至长安,我们准备全部买进铜钱,如果王东主愿意,所有的铜钱兑换我们都可以委托王宝记柜坊来做,王宝记柜坊可以和安西柜坊一样的进价。”

    王元宝眯缝的小眼睛都光了,这种财的机会他若放过,他的老祖宗都不会饶他,他刚要一口答应,不料站在他身后的儿子却用膝盖头顶了他的腰一下,王元宝顿时醒悟,他连忙干咳一声,道:“胡使君,此事事关重大,容我三思。”

    “可以!我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考虑,如果你想通了,就麻烦王东主亲自去一趟安西柜坊,给柜坊的常大掌柜说一声,时间是在明天正午之前,过了这个时辰,我们的合作就算失败,告辞了。”

    胡云沛转身便走,走到门口时,他又停住了脚步,头也不回道:“我再一次提醒王东主,这是安西节度使李大将军和王东主的合作,希望王东主记住这一点。”

    他拉开门便大步离去了,王元宝将胡、邢二人送走,这才急惶惶地赶回:“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

    王牧云将门关上,这才不慌不忙道:“父亲有没有考虑过,李庆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买长安和河南府的铜钱?”

    一句话提醒了王元宝,其实他已经隐隐想到了什么,可就像雾里看花一般,思路不是很清晰,儿子的再一次提醒,让他有点明白过来了。

    “你是说,李庆安是针对朝廷即将行银钱一事?”

    王牧云点点头,“我认为正是这样,李庆安有意破坏朝廷行银钱。”

    “可是他收兑铜钱就能破坏吗?我有点不太明白,大唐百年来不知铸造了多少铜钱,他能收购多少?”

    “父亲这就不懂了,他并不是为了收购大唐的铜钱,他是为了破坏朝廷行银钱,只要抽了银钱的流路,他便达到了目的。”

    王元宝也是一个很精明之人,他立刻便明白过来了,行银钱的目的是为了用一比五十的比例来兑换铜钱,大唐铜钱虽多,可绝大多数都在民间,普通民众和商人没有谁会要那种劣质银钱,这两年滥银钱的教训已经够深了,而那些拥有大量铜钱的权贵更不会买帐,朝廷只能给官员,但数量也不会太多,关键还是用强制手段从存钱量最大的柜坊强行兑换,所以李庆安便先下手为强,用银元从各柜坊中兑走库存铜钱,釜底抽薪,让柜坊无钱可换。

    但王元宝眉头一皱又道:“我还是不明白,如果朝廷又改成强制兑换银元,比如用一比二十来兑换银元,这不是一样吗?”

    “不!不一样。”

    王牧云毕竟是长期和官场打交道之人,看得比父亲透彻,他摇摇头笑道:“父亲忘了吗?圣上前几天才下旨,不承认安西银元为大唐钱币,如果他公开用银钱兑银元,这不就等于又承认安西银元为大唐钱币了吗?要么就是借口银元违法而强行没收,可是谁会这么傻,让他们把银元抢走?再者,开柜坊的人都有后台,大不了就停业把银元转移走,无钱可兑,看他怎么办?”

    王元宝终于明白了李庆安的用意,他心中倒有些害怕起来,如果他卷进圣上和李庆安的斗争中,那会使王家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中,这不是他愿意做的事,可是巨大的利益又有点让他舍不得,他便问儿子道:“云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