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如诗,笑问道:“喜欢吗?”

    如诗瑶瑶头,抿嘴一笑道:“如果是观音铜像,我就喜欢了

    “里面观音像也有。等会儿我给你找一尊。”

    他将铜像又递给严庄,“先生看看我的财富。”

    严庄借着淡淡的灯光左看右看,怎么也是尊铜像,而且肚子处似乎也没有藏宝处,他疑惑道:“这就是将军的财富?”

    李庆安嘿嘿一笑,从靴中拔出匕。在铜像上一刮,道:“先生再看。

    那痕处金光闪闪,竟没有了铜的赤红色,严庄愣住了结结巴巴道:“这这是黄金。”

    如诗美丽的眼睛也瞪大了,不可思议地盯着铜像,口中喃喃道:“好像真是黄金啊!”

    “这就是我的财富了,一共五万两黄金,足够做了一些事情了。”

    严庄的眼中闪过一道亮光,笑着问道:“李将军想用这黄金做什么事,不会是为子孙购置田产房宅吧”。

    李庆安瞥了如诗一眼,哈哈大笑道:“先生真会开玩笑,我现在连儿子的影子都没见呢”。

    他接过弥勒佛,抚摸着它的肚子笑道:“这么多黄金在北庭暂时还用不出去,但在大食,在中原,这些黄金能换来我所需要的一切物资。”

    严庄点了点头,有些话现在说尚早。他便笑了笑,岔开话题问道:“将军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打算怎么对付赵廷玉。”“没有,我暂时还没有想好

    李庆安把铜像放回原处,他忽然回头笑道:“或许不久的将来,机会就会来了。”

    次日一早,李庆安便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离开了北庭城,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巡视之旅,北庭地域广阔。巡视一圈少说也要大半年,但作为主管北庭军政的脑,出巡北庭各的是他份内之事,所以无论安西还是北庭的新任节度使,一般都会用一年的时间来了解治下的各地情况。

    李庆安去的第一站并不是高昌的天山军,也不是向西去月弓城,更不是毒视察庭州三县,而是向东去了伊州。他的第一站是视察伊吾军。

    伊吾军位于折罗漫山以北,在伊州西北的甘露川,紧靠蒲类海北岸。蒲类海也就是今天的巴里坤湖。这里地势平坦,人烟稀少,是一望无际的广袤草原,再北面便是沙陀人的居住之地。

    三月的草原已是一片生机盎然,一条清澈的河流缓缓流淌,丰美的草原上随处可见大群牛羊,牧人们挥舞长鞭,蔚蓝色的天空中白云朵朵,远处是白雪皑皑的折罗漫山,冰峰如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泽。

    这天下午,一队长长的唐军骑兵出现在蒲类海以东的草原上,他们盔甲鲜明,威风凛凛,数十杆大旗在风中猎猎飘舞,这便李庆安的巡视队伍了,他们离伊吾军的城堡已经不到二百里。与他同行的除了一些心腹将领外,还有判官本参和文书官裴瑜,李庆安见奉参一路若有所思,便笑道:“举判官。可是诗兴大。

    本参笑道:“现在没有什么诗兴,倒是来北庭时写了一诗,只可惜时节有些不对。”

    李庆安挥手笑道:“不妨,念给大家听听。”

    “我这诗叫做随李副使赴硅西官军,大家听一听。”

    众人大笑,纷纷道:“愿听奉诗人大作。”

    本参摇头晃脑,缓缓念道: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导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随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械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好诗”。众人轰然叫好,不管听懂听不懂,众人都记住了最后一句。“真是英雄一丈夫”

    “李将军,举诗人文采天下第一啊”。有人大喊一声,大家一起跟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