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等。

    阿布思十分了解安禄山,知道他表面义气助人,实则内心歹毒,故安禄山几次派人去请他赴幽州做客,他都借故推脱了,现在见安禄山满脸笑容向他走来,他心中升起了一丝警惧,向安禄山拱拱手道:“安大帅,好久不见了。”

    “是啊!我们三年多没有见面了吧!上一次见面我记得还是天宝四年册封贵妃的大典上,那时阿布思将军踌躇满志,怎么现在倒有点忧心仲仲的样子,莫非是为董延光之事担心?”

    安禄山的南瓜脸上,一对眼睛眯成了细缝,似笑非笑地望着他。

    阿布思大吃一惊,安禄山怎么会知道?他心中闪过无数念头,最后告诉自己,董延光已死,此事已死无对证,这才按住内心的惊惶,淡淡道:“安帅在说什么?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

    “你听得懂的,你比谁都明白。”

    安禄山叹了一口气,诚恳地说道:“阿布思将军,我们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我安禄山从来都是念旧之人,老朋友有难,我从来都不会袖手旁观,我不妨实话告诉你吧!董延光是我杀的。”

    “什么!”阿布思被惊呆了,他结结巴巴道:“安帅,你不是和我的开玩笑吧!”

    “我是开玩笑的人吗?”

    安禄山向两边一瞥,低声道:“老朋友,我知道你处境艰难唐廷对你并不信任,这次兵部把你召进京,实际上就是要和你对质董延光抗命一事,我有兵部中有朋友,哥舒翰已经秘密写了一份奏折把你卖了,所以我才出手助你。”

    说到这,安禄山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老朋友啊!只有在关键时候,才能看出谁是你真正的朋友,你自己想想吧!”

    安禄山走了,阿布思心中乱作一团,他万万没有想到是安禄山干掉了董延光,安禄山和董延光素无瓜葛,他知道安禄山说的是实话,就是为了替他脱罪而干掉董延光,担了一个风险,现在他欠了安禄山一个大人情,按照他们突厥人的习惯,受人滴水之恩,必须涌泉相报。

    杨钊今天的心情也非常欣爽,他昨天被封为了剑南节度使,正式成为了大唐封疆大吏中的一员,虽然还有一点点遗憾,他的节度使之职不是在今天大朝上册封,让他少了很多风光,不过他还是心满意足了,用他幕僚令狐飞的话说,当上了剑南节度使,便使他手中有了后备支持、有了底气,为他将来入相踏上了最坚实的一步。

    杨钊网进丹凤门,便被他的族兄、司农寺卿杨镐拦住了,杨钊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在董延光一事上,他踩了另一个族兄杨铅一脚,由于董延光之死使杨结被罢免了官职,这个后果他没有想到,现在杨镐来找他问罪,他不知该怎么回答。

    “老三,今天下朝后到我府皂去一趟。”

    虽然杨钊已被封为剑南节度使,但杨镐依然没有太把他放在心上,在杨家宗族中,杨镐是族中老大,京城五杨。便以他为。他本人也很牛气,不仅官拜司农寺卿,而且他还娶了李隆基与武惠妃之女太华公主为妻,这里面有点滑稽,他是杨玉环的从兄,却娶了妹夫的女儿,历史上更为滑稽的是,杨钊次子杨胜之妻也是李隆基之女万春公主,杨胜被安禄山杀后,他的老婆万春公主成了寡妇,不久便被同样死了妻子的叔叔杨骑所娶。

    唐朝的这种笑话还有不少,著名的李隆基娶儿媳妇就不说了,比如前刑部尚书韦坚的姐姐嫁给了李隆基的弟弟薛王李业,为薛王妃,而韦坚的妹妹却嫁给了李隆基的儿子李亨,为太子妃。

    扯远了,先转回来,杨骑虽然表情不悦,但对杨钊的语气还好,是一种商量的语气,杨钊见杨骑并没有难自己,他心中忽然有一丝明悟,难道是圣上替他掩盖了他踩杨铅之事?

    一定是这样,圣上既然在抓到证据的情况下还封他为剑南节度使,那同样也不希望杨家内部生乱,想通这一点,杨钊便笑道:“可是为了二哥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