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安排的专人教导,想来他会成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才是。

    光是继承一个武当算什么,直接让给张无忌算了,还不如帮着他多为民做实事。

    如此岁月匆匆过去,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拿下濠州,还没得意几年,十四年就此身亡,剩下的兵力都被朱元璋收到了麾下。也正是这个时候,朱元璋投入明教,成为明教义军的一名将领。

    得知这一消息的雅歌挑了挑眉,就将注意力放到他抱着的裹得好好的锦缎上,锦缎里包着一个皮肤红红的婴儿,肥嘟嘟的小手放在嘴边睡得正酣。这是马秀英刚刚生下的小胖子,雅歌这辈子的长子,如无意外,也会是他唯一的儿子。

    在皇家,优秀的儿子还是一个就好,多了就会像康熙晚年九龙夺嫡不仅是政局受影响,就是整个国家民族也会跟着受影响。雅歌有自信他和马秀英能将这个儿子给调/教好,而且皇室的教育问题也会放在首要。雅歌并非想要他所缔结的皇朝能够一直传承下去,他想要的是,华夏民族的崛起与昌盛。

    当雅歌的儿子能稳稳当当的走路的时候,剧情终于开始。因为张无忌没有如原剧一般颠沛流离而是在武当山上长大,雅歌评判剧情是否开始是看峨嵋派有没有邀约其他门派一起围攻光明顶。而现在,峨眉的灭绝师太正上下跳得厉害。

    如今明教不说全部都在雅歌手上,也有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势力在他手里。当然,他所在的势力并非在那些高层,而是中下层。明教的高层人士虽然也抗元,但却因为明教教主一职而内讧不已,甚至殷素素的父亲白眉鹰王更是带着手下离开了明教自创天鹰教。对比他们这些为了教主之位而闹腾不已的人,明教的中层和底层教徒却是真的想要抗元。

    没了张无忌,光明顶劫难明教想要逃脱就没那么容易,还有那躲在后面的黄雀赵敏正等着将刘大门派一网打尽。

    江湖势微对练武之人非好事,但却朝廷掌控天下了来却是好事。没了这些高来高去不将朝廷放在眼里的武林人士,天下也会太平许多。

    雅歌不愿将明朝这一势力拱手让给朱元璋,更不愿意这个在中土兴盛起来为国为民的教派就此消失。这个时期的明教确实没做什么损害国家利益的事,而明教后来被朱元璋打击也不过是过河拆桥,就像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一般。

    如何将这明教彻底变成本土文化,并且创造一个本土信仰,才是雅歌头痛的。佛教不是不好,却是太愚民了一些。而道教……真正有为的道士又有几个?左慈那样的半仙,历史上也只出现了那个一个。

    一边腹诽,雅歌一边来到了阳顶天生死的密道里。拿到乾坤大挪移的功法之后,他眯了眯眼,恭敬的在阳顶天的尸骨前跪下,算是解了他取走明教秘笈的因果。

    将秘笈收好,雅歌缓步走出密道。密道的出口仍然是在那山崖边,他运起轻功,很快和无奈响应灭绝失态前来讨伐明教的武当众人汇合。这几年武当上有张三丰坐镇,中间有武当七侠,下面还有宋青书和张无忌这两个后起之秀,让武当在江湖上的地位愈加的稳固,与少林成武林两大正道。

    如今的张无忌在殷素素的教养下善良正直没变,倒是没有原著中那般优柔寡断。继承了父母优点的他五官俊朗,站在素有“小孟尝”之称的宋青书身边也丝毫不差半点。他唯一欠缺的,大概就是没有如今的宋青书稳重。

    如今的宋青书和原著里完全不一样,在雅歌的完美妹婿调/教方案下,早已经经历了不少的他不仅成熟稳重,更是对很多事都有自己的见解——比如说对明教的见解问题。

    这次武当会同意灭绝的提议前来光明顶,武当上下都是不怎么赞成的。殷素素的父亲出身明教,武当和明教还算是姻亲关系。这几年明教义军与元军的对抗,武当众人也在宋青书的口中都听说了,虽然不喜明教高层潇洒到亦正亦邪的作风,但这一点他们还是很佩服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