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让出来给李世民。在这三年里,李世民一家都是住在东宫里,而没了之前在秦王府里的那些压抑,他对儿子们要和蔼很多。也是在这三年,李承乾享受到了浓厚的亲情。

    三年之后父母走了,没成年的弟弟妹妹也都跟着走了,只留下了十一岁的太子李承乾跟一大堆仆役属官留在这东宫之中。即使再早熟,他也终究只是一个小男孩,三年前经历了玄武门之变,三年后又被父母家人“抛弃”在这偌大的宫殿里。

    从此之后,李承乾正式成为太子,见父母需要预约,要见兄弟姐妹,除了等到宫中举行家宴或者宴会,就得冒着结交诸王的罪名风险,派人专门“传”他们到东宫来。

    李承乾是没有朋友的,他的世界从此简单而又泾渭分明。李渊、李世民和长孙氏是他的“君”,是他要口头的对象,而其他人,则是他的“臣”,是要向他叩头的。

    东宫所属的官员和师傅们,都是李世民和长孙氏为李承乾精心挑选的长者,每天正襟危坐满口的仁义道德。相比这下,那些侍从太监要有趣好玩得多。一个才十一岁的少年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事。

    雅歌却只是拥有李承乾的马甲,他的芯子是一个经历了许多的男人,这些对少年来说无法拒绝的诱惑对他来说却什么都不是。那些玩乐有什么意思?不如多学一点东西,让自己再多一些保命的筹码。

    谁知道哪天系统会不会抽风将他送到那些高危的世界去,掌握得知识越多,他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学无止尽,不过如此。

    而在李世民的看来,他的太子是个好的,不仅对他派去的大儒尊重学业让人找不出一丝错处只能赞叹,更是抵抗了来自李元昌和那些仆从们的诱惑。李元昌那些人打着什么主意李世民自然是清楚的,想要带坏他的太子,让他父子离心?

    看着殿下微笑从容眼中全是对他的濡慕和崇敬的嫡长子,李世民心里慰藉无比。一个帝王在乎的是什么?当然是后继有人。他的寿数毕竟是有限的,可在他手上开创的盛世,他希望能够长长久久的延续下去,即使他很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不管以后会怎么样,至少他下一代的李唐江山不会有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才会对雅歌和李泰那私底下的频繁联系视而不见。雅歌很有分寸,从来都只和长孙氏所出的弟弟和妹妹有私下的联系,更何况他只是作为一个兄长去关心他们。

    虽然自己兄弟之间算不得多好,但李世民却希望自己的儿子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太子的能力好,性子也不错,不会在他有什么之后出现手足相残,李世民很满意。

    而雅歌也是在察觉到了李世民和康熙的不同,才更改了某些行事。李世民贪权,但却不像康熙那样是个放不下的。这有两人性格的原因,也有两人经历的原因。

    康熙幼年继位,备受辅政大臣的压迫,直到大婚后才收回了一些权利,所以他对皇权是极度看重的,甚至于到了后期胤礽成年之后,对这个他亲手培养出来的太子也起了忌惮之心。

    李世民却非如此,或许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父兄够狠辣,所以对自己的孩子倒是慈父之心。先不说历史上李承乾倒底是因为什么谋反最后被废的,但李世民倒也是把他当作儿子的,要不就不是废为庶人而是直接砍头了。

    大唐李家可没有爱新觉罗家不兴杀儿子的规矩。

    雅歌也是后来才想通的这点,但不管怎么说,即使李世民想要留着自己儿子的命,但一个成为前太子的庶人,也还是挡了某些人的道,再加上自己想不通,所以才一年就那么去了。

    雅歌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是不可能政变的,毕竟李世民就是靠政变起家,他对这些,还是比较敏感和忌讳的。在此之前,他只要好好做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太子就好,至于私底下的势力……

    系统是说不得对主线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