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于马屠夫的刻意退让,并州战场显得波澜不惊,袁绍刃便攻占了并州全境,但由于周仓、裴元绍两部漠北骑兵大军压境,袁绍被迫调谴重兵回防雁门郡、中山国,袁绍准备趁机进攻河套、重创马屠夫的计划胎死腹中。

    汉献帝建安九年(196年)三月。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袁绍与马跃最终达成秘密协议,袁绍向周仓、裴元绍、管起三部万户提供五万石军粮、两千匹布、五百匹丝绸,周仓、裴元绍则向袁绍提供两万匹矮脚马,五百匹山丹军马。

    双方约定两年之内互不攻伐。

    河北军让出西河郡作为河套的东部屏障,作为交换凉军必须协助河北军夺取上党郡,以为冀州的西部屏障。

    九年四月。

    协议签订之后,袁绍当即派大将张郃领兵两万,号称五万南下上党郡,准备与淳于琼的三万大军东西夹击、一举灭掉张扬。而此时,张扬迫于河北军的强大攻势,连续向并州军及凉军求援。

    五月,马跃派大将高顺领军八千开进上党,大喜过望的张扬完全不知道,他的上党郡早已经成了马屠夫与袁绍谈判桌上的筹码,他早已经被马屠夫无情地出卖了,张扬至死都闹不明白,马屠夫是如何与袁绍勾搭上的?又为何要出卖他?

    因为在张扬看来,马屠夫这么做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

    相比较并州战场的波澜不惊,南方地扬州战场则显得势如破竹。

    建安九年春。周瑜亲率数百艘“运粮船”沿江而上。蔡、张允不知是计,派出速度极快地走舸、蒙冲、斗舰大举追击。结果在鄱阳湖上遭遇大雾而迷失方向,趁着荆州水军的走舸、蒙冲、斗舰被调离之际。东吴水军悍将周泰、蒋钦率领水军精锐从江边芦苇丛中突然杀将出来。

    失去了走舸、蒙冲、斗舰地保护,荆州水军的大型楼船显得行动缓慢、动作笨拙。最终被东吴水军地狼群战术所淹没。十七艘大型楼船全部被烧毁。蔡、张允仅仅率领数十艘走舸逃之夭夭。

    荆州水军大败,庐江刘勋外援尽失。遂出城向孙坚投降。

    攻占庐江之后,周瑜连夜赶往舒县向孙坚献策,提出了划江而治的战略构想。

    周瑜认为。当今北方雄并立,西北马屠夫、北方袁绍、中原曹操皆为不世枭雄。急不可图。吴军此时应当置身局外、坐等北方混战。而不应该轻易介入中原混战。以免泥绰深陷、难以自拔。

    但荆州地刘表、益州地刘璋却是无能之辈。

    周瑜建议孙坚励兵秣马、积蓄军资。趁着北方三大军阀混战不休之时沿江而上讨灭刘表、刘璋。尽得荆州、益州之地。如此。便可以与北方军阀划江而治。如果时机恰当(比如北方军阀因为连年混战元气大伤)。便可以裹百万强兵北伐中原,如果时势不宜(北方诸侯被马屠夫、曹操、袁绍三人地某人一统),也可以据长江天险而自守。

    周瑜的这个策略可以说是极具战略眼光地。

    周瑜敏锐地发现。中原战场是个烂泥潭。以东吴现在的实力投入其中未必就能讨得好处。而且东吴缺乏逐鹿中原的战略性力量。那就是骑兵!在没有足够骑兵地前提下,吴军贸然北上中原是极为不智的,尤其是面对以骑兵起家地马屠夫时。更将处于绝对地劣势。

    但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则不然。

    首先荆州、益州地处南方。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因而两地并不利于骑兵地运用。而且与东吴有长江相连。东吴水军可以沿江而上,在战争中起到决定性地作用!在攻占了荆州、益州之后。东吴也可以凭借河道、水网来抵御北方军阀地骑兵力量。

    周瑜地这一策略完全避开了吴军地战略劣势,而将吴军地战略优势发扬到了极致。

    孙坚采纳了周瑜地建议,以长子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