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女儿明白,娘放心吧。”只要三爷没事儿,建隆帝就是在她面前死一百次,小暖也不会管。

    “咱们还不到呢,早点来早点回去多好。”秦氏又小声道。

    不同于前几年听到要见皇上、太后的激动紧张,秦氏现在想到他们就觉得麻烦。这些贵人跟一般人一样两个眼睛一张嘴,顶多就是穿戴更好,显得更年轻,更会装腔作势、拿着人命不当回事儿罢了。

    小暖的心思,跟娘亲差不多。

    从皇宫到第四庄,三爷坐马车慢慢走,半个时辰也就到了,但建隆帝一行走得非常慢,小暖她们接了羽林军传来的“圣驾已经出宫,准备迎驾”的消息后,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明黄伞金銮驾才到了第四庄。

    秦氏母女带着庄子里的人跪在庄门外迎接,附近赶过来看热闹的百姓也远远跪了一地。建隆帝下马车没见到大黄,便有些失望,再看秦氏身边也没有小草就更不痛快了,径直问道,“平身吧,小草和大黄何在?”

    秦氏恭敬回话,“小草知道您要来,昨夜高兴得睡不着,不想折腾得狠了,早晨起来就开始打喷嚏。臣妇怕她把病气过给皇子、公主们,就让人把她和大黄送出去了。”

    建隆帝点头,迈步进了第四庄。秦氏和小暖又给里皇后和二皇子等人行礼后才站起身,跟随在皇后身边进庄。

    秦氏偷眼打量李皇后,发现她比以前清减了不少,待会儿李老夫人见了,怕是要心疼了。

    小暖目光扫过,发现人随驾的皇子公主不少,不过易王妃并没有带着府里的两个孩子,便微微翘起嘴角。恰在这时,一脸大气凛然的蒋如晦经过小暖身边,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小暖扫了扫他的衣袖,想知道他今天带过来的奏折有多厚,上边列了自己多少条罪状。建隆帝出宫,打得是劝农耕的名头,所以他兴致勃勃地带着儿子和孙子们下田耕作。不同于去年,大皇子昌郡王守皇陵,四皇子出京擒贼,跟着建隆帝来的儿子两大两小四个。

    昌郡王之子柴君岳也跟着来了,因其父失宠被贬出京城,柴君岳在他的皇爷爷面前也不得脸面,只能在一旁孤零零的站着。一个九岁的孩子,就已经像个大人了,小暖看着他,不由得联想着十岁的三爷会是什么模样和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