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嫌弃的挥着手,“拿去拿去,我才不稀罕。”

    大家就都笑呵呵的拿着布过来和苏婉如道谢,各自想着怎么裁剪怎么做,一时间楼上楼下热闹不已。

    “苏姑姑。”工头笑呵呵的进了门,道:“您可有空去前面看看,验收一下,若是没有事我们今天就能撤走了。”

    苏婉如颔首,拉着杜舟出去,前面的二楼院子很大,特意搭了许多的架子,到时候可以晾晒用,苏婉如在里头走了一圈,又说了几件事,就请霍姑姑结账了,让工头走了。

    “下午去看看家具去,定了的应该能让人送来了。”苏婉如回头看着楼,“姑姑想个名字,我顺道去定个牌匾挂上,这可是我们的主楼。”

    霍姑姑想了想,道:“不然,叫香山馆吧。”

    “好,听您的。”苏婉如应了,让杜舟留在家里,喊了刘三娘和青红,“我们去街上走走去。”

    青红摆着手,“我不去了,我这两日太累了,昨晚因为你我都没怎么睡,现在要补觉,你们两个去好了。”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小心点啊,把二狗子也带上。”

    二狗子就汪汪汪的跑了过来,围着她转。

    两个人一条狗就溜达着出了门,苏婉如挽着刘三娘的手,道:“你发现没有,燕京街面上的女子要比应天的少,都说这边矫枉过正,还真是名不虚传。”

    前朝风气开放,几十年来燕京一直很繁荣,所以对女子的约束很少,但是自从赵之昂将这里用了京城后,就定了许多的规矩,那些刚封了爵位几年的府邸,明明根基浅薄,就偏要教养的子女一板一眼,装出百年大族那样的底蕴来。

    其实像徐氏林氏或者应天的几个大族,子女的教养多在学识上,反而在行为和思想上,要松很多。

    当时的韩正英或者杜元都是如此,家里对名声看的极重,但更多是家族的共同兴衰,个人上,除了烙在骨子里自小学会的矜持和骄傲外,并无更多的管束。

    “嗯,我来的时候就看到了。那些个饭馆里似乎出入的都是男客。”刘三娘打量着,“不过像我们这样的身份,倒是无所谓了,想想,有时候也觉得庆幸,至少没有那么多的约束。”

    不然,她们就是想出门,身后也是跟着一堆婆子丫头。

    “我也觉得。”苏婉如带着刘三娘进了个巷子,第二个门就是定做家具的地方,约了明天送货,她们就又折了回来。

    二狗子乖巧的跟着,两个人又坐在路边吃了茶点,刚给了钱要走,就看到一队的人马过来,一行人又是骆驼又是马的,浩浩荡荡的二三十人,铃铛声叮叮当当响着,队里的人坐在骆驼或者马背上,也稀奇的打量她们,那些人男男女女都带着圆顶的毡帽,高鼻大眼,衣服颜色鲜亮,很引人注目。

    “是西域来的吗。”刘三娘也觉得稀奇,眯着眼睛去看,苏婉如点了点头,道:“看穿着打扮应该是西域来的,约莫是藩国来朝贡的。”

    刘三娘点头。

    那些人走的越发近了,二狗子有些受惊的样子往后躲了躲,苏婉如护着二狗子,一抬头就看到刘三娘脸色煞白的站在原地,整个人都在抖,她惊了一下忙过去拉着她的手低声道:“怎么了。”

    刘三娘没有说话,手脚冰凉,十年了,她又看到了那个人。

    那队人嬉笑着往城里走,苏婉如顺着刘三娘的视线,立刻看到了骑马走在最前面的男子,身材高瘦,穿着一件朱红绣蟒纹的袍服,容貌说不上多好看,但是一双眼睛看上去虽是在笑,却给人冷冰冰的感觉。

    是赵栋,苏婉如是第一次见,但是立刻肯定了。

    “十年了。”刘三娘盯着赵栋目不转睛,“畜生……畜生……”

    她的样子,眼中含着泪花又是满目的仇视,引着队伍里的人朝这边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