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圣人府邸。

    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圣人府邸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楣高悬“圣人之门”竖匾。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不过今日还是例外,二门大开,恭迎

    李玄都。

    李玄都不客气,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门楣因悬世宗皇帝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重光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礼仪时,才鸣礼炮开启。不过衍圣公大约是想通了,前面两道门都开了,也不差这最后一道,所以同样开了。

    李玄都以极为罕见的礼遇连过三门,来到正堂,分而落座。

    衍圣公低眉敛目:“清平先生的来意,在下已经知晓。”

    李玄都随手端起一碗清茶,轻呷一口,问道:“那么衍圣公是什么意思?”

    衍圣公道:“圣人府邸愿意将名下所有土地全部献出,若是还不足以补齐税款,圣人府邸愿意以家财填补,只求能够保留至圣庙和至圣林。”

    李玄都有些意外,不过没有立刻应下,而是说道:“家庙和墓田,这是公产,当然予以保留,只是田地,我还是那句话,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多一分不取,按照规矩来,以示公正,不知衍圣公意下如何?”

    衍圣公低头道:“清平先生所言甚是,倒是我考虑不周了。”

    李玄都看了眼这位衍圣公,又问道:“姜夫人呢?”

    衍圣公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家母不识大势,仍要负隅顽抗,在下不愿看到祖宗基业因家母一人而毁于一旦,故而已经与家母决裂,将她赶出了圣人府邸。”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可是不孝之举,衍圣公就不怕被天下人唾骂?”李玄都故意问道。

    衍圣公轻声道:“只要能够保全祖宗基业,些许骂名,不足道哉。”

    “好。”李玄都抚掌道,“衍圣公果然是识大体,知进退,能屈能伸,大丈夫也。”

    衍圣公如何听不出李玄都话语中的讥讽之意,只是他丝毫不为之所动,只是深深低下头去。

    李玄都明白衍圣公的用心,无非是两头下注。儒门胜了,他可能会丢掉衍圣公的位置,换成族中其他子弟继承,但圣人府邸却是保住了。道门胜了,他不仅保住了圣人府邸,也保住了衍圣公的位置。而且作为主动投诚之人,地位要比战败之人高上许多,甚至有可能被道门扶持为控制儒门的傀儡。

    衍圣公知道李玄都知道他的用心,两人心照不宣,谁也不曾点破。

    这个结果,在李玄都的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毕竟衍圣公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早有前例。

    金帐来了拜金帐,大魏来了再拜大魏。

    如今辽东来了,拜辽东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之事。

    不过也不能说圣人府邸没骨气,南下的南宗才是大宗嫡系,当年大晋南下,圣人府邸嫡系带着圣人世传的木像南下,是为南宗。大晋亡后,金帐欲还衍圣公与南宗,被拒,金帐汗王称赞其:“违荣而不违亲,真圣公后也。”在南北两宗的血脉传承中,南宗一脉相承,血统纯正,始终未变。江湖传闻,北宗一脉已经被偷梁换柱,父系血脉两次变更,似乎还有金帐人的血统,不知是真是假,众说纷纭。

    不管怎么说,李玄都决定接受这次投诚,他不在乎圣人府邸的血脉是真是假,他只要世人知道,圣人府邸向道门投诚。

    李玄都离开圣人府邸后,秦道方立刻派人丈量圣人府邸名下的所有田地。

    打算看热闹的士绅们等到了如此结果,说不出是何种感受,惊讶有之,愤怒有之,悲凉亦是有之。

    就连圣人府邸都跪了,他们还能强撑吗?难道齐州真要改天换日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