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前忙碌,要么夹着文件步履匆匆,带着一股子大公司的气象,这也叫张国瑞心里的疑虑越来越重。

    直到在那个前台姑娘的带领下,走进了一间偌大的办公室,看着高坐在正上方真皮办公椅上的年轻人,他才算是真正地懂了。

    张国瑞整日生活在云溪村那个小山窝窝里,对张云起家的境况了解的并不算多,知道的也都是村里闲话中心传出来的陈年旧闻,大概是买了一套一百五十几米的城里大房子,开了几家张记栖凤渡鱼粉店之类的。

    这在那些整日在土里挖刨的庄稼人眼里,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但要是让他们知道张六顺的状元儿子早已经飞黄腾达到这般境地,怕不是都得吞着唾沫叫上一声财神爷!

    他是真没想到呀,张六顺老实巴交的一个土农民,苦哈哈了半辈子,竟然能生了这么一个能耐顶天的人中龙凤,估计也就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吧,就置办起了这么大的家业,这么气派的大公司,光租这间办公室以及装修和请员工怕不得要几十百把万。确实叫人刮目相看呐!这要是再过个五年八年,这个小家伙还得了?

    但,那又怎样呢?

    这个小家伙满嘴鬼话,诱他来这里,难不成是要替张云峰抱不平,给他一点颜色瞧瞧吗?

    张国瑞一时间心里堵得慌,他下意识往口袋里掏烟,没掏着,这时候听见张云起的声音:“张伯伯来了,来这边坐下谈。”

    张国瑞抬眼瞧着起身走到对面的真皮沙发上的张云起,也不晓得为啥子,心里就是有些来气,但转念一想,自己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再跟一个小娃娃置气,那也未免越活越倒退了。

    他缓下口气问道:“你大哥呢?”

    张云起脸不红心不跳,笑着说:“张伯伯你来的不凑巧,我大哥已经走了,不过也好,我这边正想跟你聊一些事。”

    “什么事?”

    “两个事,一个私事,一个公事。”

    张国瑞听到这话,心里面没由来的感到一阵滑稽,这么小的一个家伙,竟然一本正经的要跟他谈什么公事私事,但看着气派的办公室和眼前镇定自若的年轻人,又没由来地有些神伤,他这个旧社会的人,在大包干实行后,半截身子就被埋进了土里,除了在枯枝烂叶里感怀过去的红火日子,对这些新时代年轻人的路数真是没法适从。

    他叹着气道:“什么公事私事?”

    张云起单刀直入:“这是我的名片,我现在手里头正经营着两家公司,一家是隔壁的联众,专门从事国内的贸易工作,还有一家就是这个联盛,联盛全资控股了一家罐头厂,叫龙景园,张伯伯,这个牌子你应该知道吧?”

    张国瑞点头:“吃过你们的罐头。”

    张云起说道:“那就好,张伯伯,大概情况是这样的,明年我的罐头厂会调整经营方向,改良罐头产品品种,到时候需要大量的黄豆萝卜辣椒等蔬菜,这些原材料本来有供货商,但现在我想调整一下,慢慢的让我们云溪村的父老乡亲来接手这一块。”

    张国瑞听张云起说完,先怔住了,随后他问:“你打算怎么搞?”

    张云起给张国瑞倒了一杯热茶,等他坐下后说:“如果有可能,我想在明年开春时,让云溪村的部分有意愿的农户,配合联盛先行试点,改种龙景园罐头厂需要的各类蔬菜,销量不用愁,成本也不用考虑,种子化肥可以由联盛先行提供,收购时再扣掉这部分成本,总的来说,就是我打算让张伯伯带头,在云溪村成立一个合作社,打造一个蔬菜生产基地,通过包产包销的形式,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户规范化规模化种植蔬菜,带领咱们云溪村的父老乡亲创收致富。”

    张国瑞已经半晌说不出话来。

    眼前这个小娃娃的这番话,叫他心里莫名地有一股暖气在心里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