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则老神在在,酝酿怎么发难,实际上到不用他说什么,相信这个回答一旦令诸王不满意,根本不需要他说什么,在场诸王就不会放过他们。

    “孔子曾言,圣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对极卑微的小国的臣属也不遗弃,更何况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了。所以会得到各诸侯国臣民的欢心,使他们奉祀先王。”

    “哦?”司马季冷冷一笑,和身边的武陵王、梁王等人对视一眼,不置可否的冷笑着。果然,这个答案倒是一点不出乎预料,果然是紧跟帝国的路线,不敢越雷池一步。学院派原来自古以来都是这么谨小慎微。

    “原来国子学的俊才,也能说出这种舍本逐末的话,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这个回答立刻引起了一阵冷嘲热讽,“孝固然是重要,可忠诚比孝顺更加重要。孔丘所说的种种好处,法家都可以通过执行法令做到,先国而后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若国家需要一个士卒投军服务,这个士卒以家中老母健在,拒绝征召,那是处理还是不处理?你如何知道他是贪生怕死,还是真的在侍奉老母?如若人人都以此为由在家做孝子,难道让各位宗室王侯亲自上阵么?”

    这反士大夫不反王权竟然用在这里了?司马季心中暗笑,拍马屁有点明显了。

    “如若人人都是孝子,天下怎么会起刀兵,百姓人人明白孝道的意义,战乱不会存在。”

    “说的好,看来京师百姓是很同意你们的说法,不知道你们敢不敢离开太庙,去对着经视百姓这么说,再者天下蛮夷如此众多,像是你们所说各家孝子纷纷在家侍奉老母,如若有满意造反,是不是都可以以此为由不服从朝廷征召了?”

    “所以国子学俊才所说,以孝治天下,我等不敢苟同,应该是以忠孝治天下,而且忠诚比孝顺对国家而言更为重要,我等认为,所谓的国子学俊才,不过是一群毫无对民间认识的书呆子,和他们辩论无异于缘木求鱼。”

    司马季听完之后,瞄了一眼另外一侧的八公重臣,目光在王戎、王敦王导几个人身上一扫而过,最后落在了王衍身上,然后收回目光开口相问道,“久闻太尉为玄学领袖,不知道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