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心里和其他人一样,对江东士族多有轻视,现在也要顾全大局,和对方谈谈如何对付共同的敌人。

    只要江东士族在这个时候不生异心,江东的局势还是可以控制的,为此司马繇甚至留下自己的儿子守徐州,本人则亲自带兵南下,目的地正是建康,笼络江东士族和自己站在一起,共同抵抗瞬间而下的张昌部将石冰。

    “不知道东安王能不能成功说服江东士族并肩作战。”和其他地方相比,最早大打出手的河北却出现了诡异的安静,这也让江统有空忧国忧民。

    “肯定会成功的,南北矛盾甚至胡汉矛盾都不是问题,到时候刺史就知道了。”司马季把晋卫的密信烧掉,很有信心的开口道。

    这个年代的人还认识不到一种名为阶级矛盾的东西,但这个东西一般人发现不了,不代表它不存在,中原士族和江东士族的矛盾,矛盾再大也是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张昌这些流民不同,这帮泥腿子想要造反?这是断然不能被容忍的,所以哪怕江东那些大士族心里厌恶中原士族,关键时刻还会和司马繇站在一起。

    南北矛盾和胡汉矛盾在某些时候存在,甚至可以到很严重地步。但大多数的时间两者都不会太严重,阶级矛盾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不管胡汉背叛自己的民族都不是多奇怪的事情,翻开历史胡人如金日磾、李光弼、汉人如张弘范、王保保。

    但有几个能背叛自己的阶级呢?只要知道这种需求,连侯景那种人败军之将都能在江南掀起滔天巨浪,就算他带到江南的八百残部都是胡人,可加入侯景大军的十万兵士应该都是汉人,不一样跟着侯景造反么。

    江东可是有几个高门是以统兵立足的,这和中原不同,按照这种标准现在中原都已经没有这种家族了,真要勉勉强强算一个的话,司马氏其实算一个。司马炎登基之后,就曾经因为司马氏领兵的历史,被文臣挤兑过。

    司马季不担心张昌乱民能成事,他比较担心关中方向,他多年在各大王府安插细作潜伏,司马颙派往长安的说客又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现在也回报回来,看来这位最有实力的藩王,还是想要更进一步谋求一些东西。

    随便说了两句,司马季便把目光放在几个将校身上,开口问道,“刘渊是否在西河郡招兵买马,现在出现什么动静了。”

    “燕王,刘渊正在西河郡的左国城屯兵,甚至太原王氏都已经投奔刘渊,刘渊又聚集了数万兵马,竟然死灰复燃了。”张达有些忧心的抱拳道,“末将想,是不是主攻刘渊。”

    司马季点头,左国城曾是昔日匈奴王国的王庭,和一般人想的不同,五部匈奴的聚集区其实距离雁门郡这种边郡很远,倒不是说并州北部没有匈奴人,只是和西河、上党的匈奴人相比可以忽略不计,这种主动内迁是不会让匈奴人和草原太近的。

    “从位置上来看,本王还是觉得主攻冀州境内的王浚最合适,从常山南下将河间王大军切成两段,让其首尾不能兼顾。”司马季沉吟了一下道,“并州其实并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冲突,山地太多无法发挥我军的优势。”

    “冀州境内就不同了,好大一片平原,开战之后本王可以和司马颙好好打一仗。至于太原王氏跑了去投奔刘渊,这很正常,太原王氏三代和刘渊交好,本王只不过是过来抢家产的燕贼,人家这么选择也无可厚非。”司马季自嘲一笑道,“反正人跑了,土地就是无主之地,本王没收了也不算是强抢。”

    张达脸色讪讪退下,燕王是一个不拘小节的藩王,只要不出现值得认真应对的事情,从来见不到燕王火烧眉毛,可这不代表燕王就没有脾气,真有他觉得不能失误的地方要是出现的纰漏,燕王的一大爱好就是杀人泄愤。

    “燕王,有快马来报,是从草原回来的,是护送夫人返乡的护卫。”曹乾一步跨入正堂,躬身抱拳道,“这是密信!”

    “呈上来!”司马季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