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显然不属于电池行业的发达地区,所以根本就没请哈市的政府部门到会。

    宋老板虽然是技术出身,但也攀不上名门的高枝儿,那些名牌大学、国字头研究所的人他一个也不认识。

    最主要的还是,光宇经营的是铅酸电池,在这里面绝对属于底层存在。

    听听人家聊的是什么,锂电只能算务实,算不上什么技术高地,人家都在聊前沿科技,什么铝电、钠电,宋老板根本插不上嘴。

    齐磊也没太在意宋老板。放在平时,老乡加关系,他也许对这位宋老板热心一些,可现在不是同情心泛滥的时候。

    事实上,齐磊了解过了,宋老板能来参加这个会,都是龙江那边死皮赖脸地硬塞进来的。

    老秦是本着平衡关系,照顾情绪的原则,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不管宋老板,齐磊扫视一圈儿,疑惑问道,“怎么没看到tcl的人?”

    拓爷一听,赶紧说道,“tcl没来。”

    齐磊,“……”

    说实话,比起中国电池行业的龙头byd,齐磊更想看到tcl出现在这里。

    多插一话,byd在04年其实已经很强了,做到了世界第二。而且是当下两大手机巨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电池供应商,在技术上绝对的世界水准。

    可是,齐磊真的更看好tcl。

    原因很简单,就齐磊要求的那个技术参数,tcl可能是最有希望率先达成的。

    在原本的那个时空,tcl04年还没开始做电池,可是在这个时代却完全不同。

    说起来,这其中还有齐磊的功劳。

    还记得两年前,就是夏普和鲍尔森带着一帮硅谷大佬来中国考察的那次吗?

    齐磊和微软的比尔盖茨,还有英特尔的克劳格有过一次恳谈会,当时聊的就是微软的手机业务最好是找谁合作的问题。

    比尔倾向于黑莓,而齐磊没有藏私,告诉他们找黑莓必死,最优选择就是找中国的新兴手机企业合作。

    那些话,比尔和克劳格都听进去了。

    回到米国,经过多番讨论,他们还真的向几家中国手机厂商发出了橄榄枝。

    最后,tcl在波导、步步高、康佳等一众行业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微软手机的合作伙伴。

    不得不说,tcl的领导层很有能力,也很有远见。这要是换了一般厂商,基本就躺平了,米国人说怎么干,我就跟在屁股后头怎么干就完了,反正有我一碗汤喝。

    但是tcl没有,高管开始更深层的布局,力求在这场中米合作之中分得更多的利益。

    于是,tcl的电池业务提前上线了。

    他们花重金从米国、欧洲请人,都是锂电学术界的大神级人物,快速的成立了tcl金能电池。

    而且,主研务业就是智能机电池。

    虽然微软的电池参数要求可能没有齐磊这么苛刻,但是,至少他们已经开始在这个领域行动起来了。

    这也是齐磊很希望看到他们的原因。

    可是……

    马拓此时说道,“他们和微软是深度合作,必须要考虑很多因素,不来三石的研讨会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齐磊点着头,“理解啊!”

    商场嘛,就是这么回事儿,这个时候就没法用中国人来区分了。

    “可是,可惜了啊!”

    如果tcl能加入,那齐磊在电池这块心病上可能省不少医药费。他甚至做好了,如果tcl真能突破难关,他可以和微软共享电池技术的准备。

    现在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