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在当时来看,商业前景五五开。”

    “在欧共体的协商下,由两家公司接下了攻坚内存技术的任务。分别是德国的西门子公司负责dram,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负责sram。”

    “两家公司计划在五年内各自投入15亿马克的研发费用,再加上欧共体的扶持资金各5亿。也就是一家二十亿的经费,对内存技术发起攻坚战。”

    李憨憨听到这儿,不由皱眉,“怎么又说到内存上去了,咱们不是在说光刻机吗?”

    不屑撇嘴,不断催促:“有什么关系嘛?你你你你说重点!”

    齐磊一瞪眼,“关系大了,你听不听?”

    “嘿嘿嘿,听。”

    齐磊,“这两家一个dram,一个sram,看似都挺好,可命运完全不同。”

    “西门子的dram取了个巧,根本就没自己搞研发,而是拿着钱直接从日本人那买技术。很快就投入生产,开始盈利。”

    “飞利浦就惨了,不但没德国人那个脑子,反而撞鬼了。”

    “正好碰见做米国芯片的英特尔正在疯狂内卷,和其它的芯片公司拼市场。”

    李憨憨瞪眼,“又扯芯片这来了?和内存有什么关系?”

    齐磊,“本来没关系的,可是英特尔卷大劲儿了,它把sram内存集成到了芯片里,导致sram市场急速萎缩,需求大减。飞利浦花二十亿砸出来的sram内存,没地方卖去了。”

    “它一年的产能够全世界sram市场消耗三年的,二十亿投资血本无归!”

    听的憨憨姐直咧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呗!”

    齐磊,“然后,飞利浦赔了20亿,陷入困境,只能想办法自救。”

    “结果,老天爷帮了个大忙,天上掉馅饼了。”

    憨憨姐眼睛都亮了,“快快,快说!”

    “飞利浦在MEGA项目之前吧,曾经搞出过一台自动化步进式光刻机。”

    “那个时候,光刻机市场不大,加上这台源型机的技术不成熟,有很多缺陷,是没有什么商业价值,就被飞利浦扔一边去了。”

    “可是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飞利浦就想把这台机器套现。”

    “本来也没人要的,却是碰上了个冤大头,一家同样来自荷兰的小公司名叫ASM。这家公司是八十年代初成立的,规模很小,他们想要飞利浦的那台机器。飞利浦一看,好啊,咱俩合作吧!”

    “于是,飞利浦与ASM商定,各自出资210万米元,合次成立了ASML公司,也就是现在的阿斯麦。”

    李憨憨点了点,原来阿斯麦是这么出来的啊?

    齐磊还没说完呢,“其实,阿斯麦是被飞利浦给坑了。”

    “说是各自出210万,可是飞利浦就拿了30万,剩下180万,是拿那台不成熟的光刻机抵的。”

    李憨憨,“……”

    齐磊,“而且这种事儿,飞利浦不只坑了阿斯麦一家,准确地说,台积电也是飞利浦坑出来的。”

    李憨憨,“……”

    齐磊,“九十年代初,飞利浦故技重施,听说宝岛的张仲谋要搞芯片加工,就拿阿斯麦的光刻机入股,又玩了一次空手套白狼。”

    “本来这笔买卖不被看好,台积电也很难在成熟的芯片制造竞争中脱颖而出。”

    “结果,又是天上掉馅饼。”

    “台积电失了一次火,什么都没烧,就把十七台从阿斯麦订购的光刻机给烧了。”

    “而飞利浦这老扣,偏偏这次给阿斯麦的光刻机上了保险。”

    “所以,这次大火,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