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那副得了便宜还卖乖,最后居然敲诈到他头上的恼人嘴脸。

    不由来了兴致,大幅度的回过身去,全然不顾安全带下的西装已经扭曲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幅度。

    对着后排的一个帅气男孩大声道,“克里斯托弗!!我们即将去你在中国时的学校。“

    “下了飞机,可以给我讲讲北广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吗?

    后排的陈文杰听罢,不着痕迹地翻了个白眼儿,心说:这老丫挺的,不是个玩意儿!

    表面上却赶紧奉承,“鲍尔森叔叔,那是一个糟糕的地方。除了姑娘,我想不到任何可取之处。“

    引得精英训练营的同学们一阵哄笑。

    看的陈文杰颇感无奈,天真的米国骚年啊,就得石头哥治你们…

    但愿回来的时候,你们还笑得出来。

    北广是建国之后才创办的高校,最初只是广电下属的播音培训班,一点一点才发展到当下的规模。

    所以,你说北广从校园、设施的角度看,有什么底蕴?有什么文化氛围?

    还真挺缺的。

    和清华、北大这种百年名校是没法比的,校内环境更缺少年代氛围和清幽之感。

    再加上,董北国是个务实的校长,一切都本着实用的标准来建。

    搞那些虚的有啥用?

    以至校园环境就那么回事儿,更别说看在斯坦福学子的眼里了。

    下了飞机,鲍尔森那帮大佬都被安排到了市区的高档酒店。

    精英训练营,还有列维斯坦,则是被北广负责接机的老师和学生代表塞进了大巴车,一路从机场绕上五环,奔着京东郊区就去了!

    之前说了,北广所在的定福庄周边,在这个年头儿那真是要啥没啥,就是大农村。

    斯坦福那帮孩子,坐在车上看的心都凉了。

    乡村大学?怎么这么偏僻?不说是中国最好的传媒专业学院吗?

    进了北广也不由审视,最后得出结论:斯坦福为什么要和这样一所简陋的中国大学搞交流?

    完全看不懂了。

    在北广学生眼中,一切都挺好的教学楼、林荫道、花坛小广场,在这些精英眼中,却成了破败、简陋的象征。

    再然后,等到了旧楼,那就更傻眼了,连列维斯坦都无语了。

    这学校怎么穷成这个样儿?

    真的能培养出优秀的传播人才吗?深表怀疑啊!!

    好吧,想像一下,连私人包机都见怪不怪,学校公寓跟别墅一样的斯坦福高才生们,被扔进墙皮掉光,地面都是水泥原色,电线、网线都在外面裸露着的危楼里,换了谁也得有点心理反差。

    陈文杰都有点接受不了了,心说,老董心都是黑的啊!哥怎么说也算是衣锦还乡吧?就给我住这破地方?他都想回418和兄弟们腻歪在一块儿了。

    而其他的“精英们”,对可怜的“第三世界国家大学”深表同情。

    再加上,负责接待的那两个北广学生正好不是中国人,是日韩的,不由多了几分“亲近”。

    有人跑到一个小眼睛的韩国女生那里套近乎。

    "怎么称呼?”

    “李惠贞。”

    “韩国人?”

    "对呀!"

    “这所学校"

    意思是,也太艰苦了吧?身为发达国家的学生,怎么跑这儿来留学呢?

    李惠贞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心说,没文化真可怕!

    知道《陋室铭》吗?

    “山不在高,有仙则明”,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