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这个概念不光心理学,传播学也是有的。所以不用张路臣科普,也叫【刻板成见】。

    看上去是一个贬义词,其实是个中性概念。

    大概意思就是,人们对特定事物和人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

    这种观念或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人、该群体、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喜好感情来判断。

    说简单点就是,人在潜意识里,都不愿意想复杂的事儿!习惯性把感知的人和事进行简单化的分类判断,是一种主观判断。

    可别觉得太抽象,好像和普通人没关系似的,事实上,关系大了去了。

    只要是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被【刻板印象】所影响。

    就比如:“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刻板印象】案例。

    便宜真的没好货吗?好东西就真的不便宜吗?

    不一定!便宜也能买到好东西。

    可是,绝大多数人在得知商品定价远远低于认知水平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商品有问题!

    就好像10块钱的红塔山,有人买1块,那么烟民的第一反应就是——假烟!

    而这种第一反应的判断,就是【刻板印象】。

    人们主观地把“便宜”和“没好货”简单粗暴地归类到一起。

    好吧,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就不认为便宜没好货,我就喜欢捡漏儿,【刻板印象】对我不适用。

    呵呵,你想多了,这个东西...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再举一个例子,“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假如一个女生有多个追求者,抛开金钱地位等外部因素,往往女生最后选择的不是诚心已对老实踏实的那个男生,而是一个能说会道、脸皮厚、很懂女生心思的情场老手。

    也就是,看上去很“坏”的男生。

    其实,这种选择和“坏不坏”一点关系都没有,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女生之所以选择后者,是因为“能说会道”。

    后者向女生传播的信息量比较多。

    懂女生心思的情场老手,他传播的有效信息就更多。

    爱情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交互。

    人有一部分的信息传递是向特定群体、特定人传播的。

    这就好比,小猫发情嗷嗷叫,孔雀发情要开屏一样,传递特定信息。

    人也一样,只不过人的发情期比较长,信息传递更加抽象。

    总之,接收的信息越高效,也就是越能进入你的内心。因情绪产生的信息素、荷尔蒙就多,然后就相爱了。

    然而,人们不会把这种择偶现象归类到信息传递的总量和质量上,而是归类到更为简单、更容易处理的“坏”上面。

    认为“坏男孩”更讨女孩的欢心,这也是【刻板印象】。

    再比如:

    狗比猫忠诚....

    有问题找民警...

    网文就是没深度...

    齐磊离开高中,青春就结束了...

    《流年》真好看......

    这些都是【刻板印象】。

    无关对错与好坏,只是人们把问题简单化的处理方法。

    此时,张路臣提到的齐磊事件,和二班股权事件,就是典型的【刻板印象】。

    “普通人嘛,对权力、金钱都抱有特殊心理,当一个人与这两者产生关联,那自然而然的会产生负面定义,这是避免不了的。”

    “当再出现这种事,依旧会用【刻板印象】来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