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卧车,也就是相当于原时空后世的软卧车厢。最多的?是三等卧车,相当于后世的硬卧。因为本位面的轨距宽,车厢更大,无论是软卧还是硬卧,个人空间都要比起原时空的同类车厢大多了。

    短途的坐票也分为软座和硬座两种,这次这些跟着来的记者就是坐的软座车厢,专列的后面三节车厢全是装的记者。

    还有最差的一种车厢就是“代客车”,也叫“闷罐车”。也就是利用铁路棚车经过简易改装后代替客车,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铁路客车数量不能满足大规模人员输送的情况下产生的。目前中国虽然憋着劲的搞建设,但毕竟时间太短,建国才十年,还有不少线路分不到足够的正规客车,也就只能暂时用“闷罐车”顶着了。坐这种车肯定没有坐正规客车舒服,它唯一的优点恐怕就是便宜,同样的里程,票价只有硬座车的一半。尽管现在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都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有些过惯了苦日子的还是舍不得多花点钱让自己舒服。因此这种廉价的“闷罐车”,还是受到诸如老扣等等之类不少人的追捧。

    ………………………………………………………………

    共和2761年(西元192o年)1o月6日,上海港外海。

    从昨天下午开始,中国海军就对这片海域进行了清场,同时数十艘潜艇和上百架飞机飞艇也在四周进行着警戒巡逻。

    今天上午6点开始,中国的军舰就6续开到了这片海域,以舰种为标准,按照预定的位置排成整整齐齐的队列。

    一时间上海港外舰船千计,艨艟如山,樯立如林。这里汇集了中国海军22艘无畏舰,其中伏羲级八艘,秦岭级两艘,孙武级、李靖级和岳飞级各四艘。李靖级其实是孙武级的第三批和第四批,因为改动较大,所以就被单独列为一个级别。

    李靖级的舰体、装甲和布局都和孙武级差不多,主要改动是拉长了舰体,取消了那个前甲板坡,调整为平甲板。调整了三座前置主炮的位置,使二号主炮塔和一号炮塔在同一水平面,,三号炮塔和二号炮塔呈背负式布局。也就是说,孙武级三座炮塔的侧面投影是“一二三”,而李靖级炮塔的侧面投影是“一一二”。

    如果从舰艏正面看的话,孙武级可以看到全部的12门主炮,而李靖级只能看到一号和三号炮塔的主炮,当然因为孙武级的前甲板是个是有带弧度的斜坡,看起来像个左转9o度的“(”,一号炮塔位于坡度的最底下,所以相对的三号炮塔的位置也不是很高。

    除此之外还大改了动力系统、电子系统和火控系统,另外就是把主炮换成了从三座四联装39o毫米5o倍径舰炮,换成了三座三联装42o毫米5o倍径舰炮。还有就是修改了舰桥设计,外形变化很大。

    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修改,是因为孙武级的一号炮塔位置太低了,在高海况条件下容易被船头浪淹没。在太平洋、地中海这些海况较低的地方当然无所谓,但如果去了大西洋、印度洋这些地区,那就囧了,估计就得天天洗炮管吧。

    但经过这么一改,李靖级的适航性就大幅度上升了,比孙武级更加适合高海况环境,并且射击精度也有了提高。当然排水量也比孙武级涨了4ooo吨,标准排水量达到了49ooo吨。

    李靖级的前两艘李靖号和田穰苴号,在1918年8月和9月编入现役。后两艘尉缭号和黄石公号,在1919年5月和6月编入现役。虽然都赶上了一战的尾巴,不过它们却没有机会参加战列线决战,地中海决战时,李靖号和田穰苴号还在国内训练,没有派出去。地中海战役之后,交战双方就没有大规模的海战了。

    没机会施展的四艘李靖级,在一战中也就是跟着大舰队打酱油,作为航母的护卫长,跟着护航舰队蹭经验,它们的42o毫米主炮连一炮都没开过。根本没机会啊,意奥舰队已经灭了。法罗群岛大海战之后,德国公海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