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布党没收财产和工厂、矿山的政策,也同样波及到了西方!资本家。西方国家主要是英法的资本家,在俄国有很多资产,比如英国的罗斯柴尔德财团,就在俄国拥有大量产业。还有很多法国银行,在俄国也有大量投资。结果这一下全打了水漂,血本无归了。

    作为占有俄国债务大头的协约国顿时都傻眼了,你们自己打内战咱可以不管,但居然把老子的债务都赖掉了,产业也没没收了,这尼玛简直不能忍啊!就连中国也傻眼了,因为俄国在中国这边也欠了两亿多华元的债务,虽然远远比不上英法美,但这笔钱也不少了。这些债务国都纷纷谴责苏俄政府的不讲信用,但乌里扬诺夫是铁了心耍赖,根本不当回事。

    立宪会议被解散后,投票给社会革命党的农民强烈反对布党没收土地的政策,企业主也无法容忍布党把工厂、矿藏收归国有。于是各大门派都开始组织自己的武力,准备和布党做过一场。此时各地的斗殴和小规模武装冲突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在各大城市的街头上,经常都能见到不同派别的支持者们互相PK,从最基本的拳头发展到棍棒、刀斧等冷兵器对战,再发展到手枪对射什么的,但还没发生的大规模武装冲突。

    而布党政府在1918年1月30日和同盟国签订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成了真正引爆了俄国全面内战的导火索。乌里扬诺夫在签约之后,宣布退出一战,并和同盟国停战。如果只是停战的话倒也没什么,俄国人早就不想打了。但这个条约却是个丧权辱国之极,按照条约,俄国放弃了对芬兰、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等波三小的主权,并承认以上国家的独立。放弃高加索以南的领土(土耳其占领)。并给予德奥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

    这个条约使得苏俄丧失了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万居民,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

    这个条约彻底激怒了国内原本中立的民族主义者们,社会革命党等反对派也趁机发难,指责布党卖国,2月1日,莫斯科临时政府的军队向布党控制的特维尔发起进攻,随后各地的派别武装纷纷火并,俄国内战就此全面爆发。

    布党虽然在舆论中已经臭了大街,成了过街老鼠,但是人家手里掌握了枪杆子,反对派只靠嘴炮一样没用。严格说起来,此时的布党武力并不占优,他们仅仅控制了首都和几个城市,大多数的武装力量他们还控制不了。布党真正的长处是组织,布党的组织结构非常完善而高效,乌里扬诺夫的意志可以贯彻到基层的每一个毛孔。而他们的反对派们却是另一个极端,各门各派一盘散沙不说,就连各派内部都没无法做到统一。自古有序胜无序,一盘散沙的白军几乎是一触即溃,被组织严密的红军打得节节败退。

    霍进思说道:“文总,布党的红军现在已经完全控制了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西部重要城市,临时政府的白军多次交战失礼,已经被分割开了,临时政府主力已经撤退到了叶卡捷琳堡。邓尼金领导的白绿联军被压缩在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内斯托尔?马克诺率领的黑军停留在第聂伯河东岸,正在与乌克兰王国协商,请求他们的支持……”

    目前俄国热闹得很,下场参赛的选手可不只是红白两方,还有“黑军”和“绿军”两股势力,“黑军”是无政府主义者的军队,他们谁都不服,他们曾经和布党结盟,但很快就闹翻了。“绿军”是抵抗敌军、守护自身财产的农民自发组织的,类似于团练。当然,这两股势力也只是配角,唱主角的还是红白两军。

    文德嗣想了想说道:“高尔察克呢?现在怎么样了?”

    “我们的人已经加入他组织的俄罗斯救**,部分人员已经成功取得了他的信任,成为了他旗下军队的骨干。现在俄罗斯救**已经在鄂木斯克和车里雅宾斯克一带建立了根据地,现在已经牢牢控制了以上地区。在临时政府退入叶卡捷琳堡后,高尔察克率军与他们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