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力,机枪或许很难打穿,但20毫米机炮就不一样了,何况德机用的还是白磷燃烧弹。而鱼雷这东西一旦被燃烧弹击中,后果你懂的。于是就有1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被自己的鱼雷炸翻了,其中2艘驱逐舰直接被炸成两截。

    与原时空相比,此时各国的军舰都加强了防空,英国自然也不例外,但这也是相对而言。因为英国人并没有切肤之痛,对于防空的重要性认识得很不足,尤其是轻型舰艇,也就是象征性的装了几门2磅砰砰炮或1磅炮,加上几挺高射机枪了事,而这些炮位都是敞开式的,几乎没有防护。

    因此英国水兵们虽然也玩命的还击,但他们缺乏防空的训练,武器又不给力,效果并不理想,反倒被德机干掉了不少防空火力。

    11:45。德国战斗机丢光了炸弹,打光炮弹子弹,这才满意的拉起机头离去。而这时,189架轻型轰炸机也到了英国舰队上空。

    这些飞机大部分都是从中国原装进口或授权生产的轰-1“燕鸥”轻型轰炸机,还有一部分是德国自己设计的都尼尔Do-9中型轰炸机,这是一种原时空没有的双发双翼轰炸机,除了载弹量高些,其他性能都比“燕鸥”稍稍逊色。人家二德子怎么说也是工业强国,有了中国飞机当样品参考,搞出几种像模像样的飞机还是没问题的,毕竟这些初级飞机并不算多复杂。

    “燕鸥”可以装载两枚250公斤炸弹,而Do-9可以装载四枚250公斤炸弹。当然它们都不是俯冲轰炸机,轰炸军舰这种移动目标对它们来说很有难度。

    德军飞行员也是拼了,为了增加命中率,他们把飞机降低到了1000米甚至500米的高度,采取了非常危险的低空投弹。好在这个时期的英舰防空火力远不算强,刚才又被战斗机狂洗甲板,防空火力受到严重削弱,因此这些轰炸机才能比较从容的瞄准投弹。

    136架燕鸥和53架Do-9排着一个个纵队,冒着防空炮火,交叉进入目标上空,向海面上的英舰投下一枚枚250公斤炸弹。雨点般落下的炸弹在海中爆炸,激起了一根根冲天的水柱。

    11:46。厌战号在成功规避开十几枚炸弹后,终于失手了,后主炮附近的甲板上被命中一枚航弹,炸弹穿过甲板装甲后,又连续击穿数层甲板,钻进舰体内在变速箱附近爆炸。狂猛的冲击波将厌战号的变速箱炸毁,同时里面抛洒出的凝固汽油和白磷也在船舱内引发大火。失去动力的厌战号一下子就瘫倒在海面上。

    11:47。巴勒姆号舰体中部中弹,前烟囱被炸出一个大洞,四散烟雾弥漫了半个船身,中央主炮塔被完全笼罩其中。

    等到11:53。德军轰炸机完成投弹离去,英国快速舰队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德军轰炸机一共投下了484枚250公斤炸弹,直接命中22枚,还有17枚近失弹。命中率是很难看,但即使是这么可怜的命中率,也给英国舰队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厌战号最惨,因为失去了机动力,成为后续德机的重点攻击目标,它前后一共足足中了11枚航弹,三座主炮塔被摧毁,凝固汽油和白磷混合燃烧剂使得整个舰体燃起了熊熊烈焰。

    伊丽莎白女王号和马来亚号各自中了两枚炸弹,其中一枚炸弹穿透伊丽莎白女王号的舰艏甲板,在水线附近爆炸,将左侧舰艏的水下部分炸出一个两米的大洞,航速直接降低了4节。马来亚号被一枚炸弹击中了一号二号炮塔之间的甲板,强烈的冲击波将两座炮塔的执行机构炸毁,前主炮不能转动了。

    巴勒姆烟囱破损,弥漫的烟雾严重影响了观瞄系统的效率,并使得中央主炮塔几乎无法射击了。火力下降了大半。

    另外还有6枚炸弹和3枚近失弹由几艘轻型舰艇分享,造成了一艘轻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沉没,三艘驱逐舰重伤。

    不过,空袭还没有结束。96架“哥达2型”重型轰炸机在五分钟后到达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