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现在大伙就都找到中国了,要求购买轰炸机以及相关专利使用权等等。

    先找上门的是美国,他们仗着准盟友的关系很直白的要求购买这些东西,其中轰-1“燕鸥”轻型轰炸机和轰-2“白鹭”重型轰炸机就各订了2o架,还有6o台动机,以及相关专利、图纸和生产许可。对于美国的订单,中国开的价格还是比较良心的,现在双方合作的东西很多,没必要宰得太狠。“燕鸥”单价66美元,“白鹭”单价1万美元,动机单价26美元。

    当然出口的飞机都是“猴版”,性能都比自用版的缩水了,轰炸机最重要的就是轰炸瞄准镜,这东西可不能这么容易就给他们。出口型轰炸机的轰炸瞄准镜就是简化版,性能远远比不上原版。此外,动机也是缩水版,无论功率和还是寿命都要比正版低些。还有就是机载电子设备,全都都换成了傻大粗的电子管型号,晶体管型号仅供自用。

    这一揽子采购合同,中国一共收了136万华元(约6o万美元)。

    接下来的德国,他们要了“燕鸥”和“白鹭”各2o架,动机6o台,以及相关专利、图纸和生产许可。出于增强德国实力的打算,文德嗣这个特大“自于五马克”给二德子开了一个级优惠价,1o6万华元(约26万马克)。

    等到协约国找出上门来,价格就不是那么便宜了。牛牛花了26万华元(约2o万英镑),买到了“燕鸥”和“白鹭”各2o架,6o台动机,以及相关专利、图纸和生产许可。法国也不差钱,他们买了和英国一样的项目,花了26万华元(约66万法郎)。

    俄国、奥匈和意大利各自买了“燕鸥”和“白鹭”各1oo架,动机2o台,以及相关专利、图纸和生产许可。花了11oo万华元。

    另外还有奥斯曼、巴西、阿根廷、瑞典、荷兰、西班牙、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国也来采购,这些就比较少了,十几架、几十架的买,他们有些工业实力有限,连生产许可都没买,直接买的成品以及培训肝务。这些交易一共获得了26万华元。

    中国在这次飞机交易中,一共获得了1146万华元,其中利润至少有7o6万,军火果然是暴利行业。

    就连日本,虽然不好意思直接来买,但他们也从牛牛手里搞了几架回去拆着玩,对此中国也假装不知道。既然要卖给列强,就不要怕泄露。不过牛牛也不是傻子,他们最多只肯送几架飞机,不肯送技术。要技术也行啊,给钱就行

    不然你们自己找中国人买去,老子又不是开善堂的。

    然后就是坦克这种新武器,也受到了各国的重点关注,不算太弱的日本6军居然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除了中国的空军给力之外,这种碉堡的武器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毕竟飞机能不能用,还要看老天给不给面子,但坦克就不一样了,受气候影响小得多。而且欧洲美国的交通条件可比朝鲜台湾这些地方好多了啊,这真是太适合我们了

    事实上,坦克或者它的本名“装甲战车”,这种东西在当时也不是什么稀奇的玩意儿,并不是英国人才想到了,几乎所有的列强都有开的计划。只是各**方对它的作用还有怀疑,而且当时的产品性能也确实不理想,所以都没有正式装备部队。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坦克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体系,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脑洞作品不枚胜举,比如英国的菱形坦克,像中国这样成熟的设计是没有的。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两种主力坦克已经是经过了实战考验,已经充分证明了它们的价值。

    于是,列强们的采购清单上又多了坦克这种东西。不过坦克的价钱可不便宜,中国开出售价比飞机贵多了,1型1911年式“水獭”两栖战车单价46万华元,2型192年式“狼獾”战车单价6万华元。(早期确实如此,大量使用帆布和木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