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陈家的甲胄在打仗!”

    百官们闻言,纷纷眼睛一亮。

    很显然……

    无论陈家到底是不是对大唐忠心耿耿,这一手离间之计,确实很漂亮。

    “除此之外,再派人,前往百济……等那陈正泰抵达百济之后,和那陈正泰好好谈一谈,若此人肯弃暗投明,为孤所用,将来,孤一定涌泉相报。”

    其实高建武此举,是真的不指望能够收买陈正泰的。

    陈家的根基在河西之地,家族大多数人,还在关中。

    在这种情况之下,陈正泰怎么敢反叛呢。

    当然,故意派人去谈,其实是个烟雾弹,不过是鱼目混珠罢了。

    若是大唐皇帝果然上当,那么……事情就有转机了。

    “喏。”

    …………

    整个高句丽,已开始继续征发士兵了。

    无数的青壮,开始编入军中。

    这高句丽号称有六十万大军,其实也是有道理的,毕竟这个时代的战争,尤其是这等灭国之战,本就是征发所有的青壮全部上战场,又或者,作为徭役和辅兵使用。

    位于赤峰镇的重骑大营里。

    此时已有许多贵族前来了,他们大多奉命前来巡查。

    在这里,数万的铁骑已经操练了数月,准确的来说,现在差不多是一个月操练六七天,每天操练一个时辰。

    王琦觉得勉强……轻松了一些,此时军中已经盛传了许多消息,战争开始了,大王可能要命浩浩荡荡的重骑南下,杀入百济。

    这消息也绝不是空穴来风。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是怎么回事。

    毕竟……花了这么多钱,这些重骑,肯定是要派上用场的。

    而重骑若是龟缩在城中,就和废物没有任何分别。

    这毕竟是进攻型的兵种,只要进攻,便是天下无敌。

    高句丽不可能将整个国家的资源堆砌在重骑上,最后却让他们躲在城里守城。

    因此……上头的军将们,已经奉了王诏,开始疯了似的制定作战的计划。

    五万重骑,加上数万的辅兵,这前前后后十万大军,几乎已经是整个高句丽的主力了。

    毕竟,其他所号称的五十万兵马,绝大多数都是凑数的。

    国家资源的投入不同,会导致兵种的侧重不一样,而侧重不同,也意味着战争的形式发生巨大的改变。

    从前对隋对战的战争形态,已经进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而如今……高句丽培养的乃是进攻型的军队,自然而然,该用新的战法。

    细作那里,打探来的消息是,天策军的重骑,不过三千的规模。

    这个规模……是远不如高句丽的,而天策军还是以步卒为主。

    高句丽的朝中,曾对此有过争议,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这可能是天策军当初就已制定过渡海作战的计划,而为了渡海,无法携带更多的辎重,也无法将大量的马匹,运送至三韩之地,于是……重骑的数量搭配并不多。

    既然如此,那么只要他们只要抵达百济,高句丽应该立即派出重骑,对他们进行奇袭,一举将天策军击垮,此后,解除了国内城的威胁,再派重兵,驰援辽东。

    这个作战计划,显然十分高明,这破解了李世民的水陆并进之策。

    高建武显然也很认可这个方略。

    于是,命高阳为大将军,率重骑做好进击的准备。

    而高阳对此倒是颇有信心,这可是天下无敌的重骑,即便可能会对天策军的重骑稍有不如,可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