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其次是它位于天山边缘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也十分便利。

    除此之外,那里大多是沙质土地,透气性好,对棉花的生长有利。

    而且因为降水少,有利于棉花的采摘。

    而一到了冬季,气温十分低下,这反而非常有利于杀死病虫。

    更不必说,棉花乃是喜光的作物,适宜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成长了,而西域本就有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

    且棉花这玩意,非常适合大面积的种植,若是在关内的丘陵地带,无论是采摘还是运输,都有着诸多的不便,可是西域的地势十分平坦,可谓是一望无际,可以直接大面积的进行种植。

    也就是说……说起种植棉花,和西域比起来,这普天之下九成九的地方,在西域眼里,都是辣鸡。

    现在关内的棉花极大,大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谁有棉花,谁便能大赚,崔志正正是因为听到了这个情报,一宿未睡,脑子里想着的,全部是钱。

    对,在他眼里,那高昌国简直遍地都是钱,今日清早,他迟疑再三,终于按耐不住了,因为崔志正很清楚,崔家是吃不下这个独食的,没有陈家的协助,高昌国大规模种植不了棉花,种植不了,这钱也就跟陈家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他一面说,一面死死地盯着陈正泰面部的表情,而后继续道。

    “同样一块土地,高昌国的棉花,可以是关内的一倍以上,甚至更多,而且,这样优质的棉花,产出的棉布质地也是上等。殿下啊,这可是一块福地啊,沃野千里,若是都种植上棉花,这天下就再不愁没有棉花了。只是……这高昌国,前些年和突厥人有所勾结,一直为朝廷所不容……此地的百姓,大多为汉民,若是能拿下高昌国,这关外之地,可就不缺少人口了。”

    高昌国最初的时候,是汉朝经略西域之后,一群大汉遗民的后裔,因而,虽是在西域之地,可实际上,那里大多数依旧还是汉人。

    等到汉朝灭亡,随着中原无休止的战乱,高昌就不得不自立了,和关内一样,国家都被几个汉族大姓所把持,也同样设立六部,采取的乃是郡县制,有四郡十八县,人口有十万户之众。

    十万户,便是数十万的人口,这若是放在大唐,可能并不算什么,可搁在西域,便十分可观了。

    只是随着中原混乱,这高昌的汉人,已隐隐有胡化的迹象。

    而且高昌因为和中原联系的渠道被切断之后,为了确保安全,早些年,一直和突厥人有所勾结。

    崔志正显然如意算盘打的很清楚。

    那便是若是能拿下高昌,那么陈家和崔家便可大发一笔横财。

    自此之后,崔家固然不可能超越陈氏,但是在未来,依旧还可继续保持其巨大的影响力。

    其实理论上而言,这个时候,大唐就应该征讨高昌国的,历史上的贞观十四年,李世民派侯君集征讨高昌国。

    李世民攻灭高昌的本意,其实就是设立西域都护府,而高昌国大多都是汉人,未来也可是大唐稳定西域的基石。

    只不过,侯君集显然没有领会到李世民的意图,杀入高昌之后,大肆的进行抢掠和屠戮,反而让这高昌国十室九空,反而使中原王朝名义上占有了这里的土地,可实际上,却彻底的失去了经略西域的支点。

    陈正泰万万想不到的是,历史上的高昌国,躲过了侯君集这一劫,却又被崔志正所惦记上了。

    陈正泰从崔志正的脸上,看出了贪婪。

    土地、人口、棉花、钱。

    崔家既然立足于河西,那么势必是要开拓进取的。

    这种贪婪,显露的如此明显,陈正泰此时心里一震,他倒不是震惊于崔家成了成了陈家的威胁,震惊于崔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