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陈正泰对这个人比较陌生,毕竟李世民的儿子比较多。

    因而……他实在想不起这个人来,不过……倒是印象中,知道历史上李世民时期有个皇子谋反的事。

    具体是谁,却想不起来了。

    陈正泰因而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笑道:“却不知这小儿是谁,竟如此大胆?”

    李世民冷哼道:“太原狄氏的一个小儿而已,不值一提。”

    房玄龄则在一旁补充道:“叫狄仁杰。”

    狄仁杰……

    这三个字,立马令陈正泰脑子有点发懵了。

    拜影视剧的影响,人们将这位狄仁杰视为侦探福尔摩斯一般的存在。

    此时听了他的名字,陈正泰可谓是如雷贯耳。

    在别人眼里,这狄仁杰自然只是十一二岁的小儿,不值一提。

    可陈正泰不这样看,因为他认为,任何一个能够成为宰相,并且能在历史上武则天朝全身而退的人,且还能成为名臣的人,一定是个极聪明的人。

    这种人……在残酷的斗争之下,既保持了自己的政治底线,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同时还能被武则天所信任,你说厉害不厉害?

    这时候提到狄仁杰,就不得不令陈正泰重视起来了。

    李祐……李祐……

    莫非传说中造反的当真是这个叫李祐的皇子?

    可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揭发,却是狄仁杰揭发了呢?

    是不是有可能……正因为李祐乃是李世民的爱子,所以其他人害怕引火烧身,所以故意视而不见?

    而狄仁杰呢……一方面,他人聪明,看出了端倪,另一方面,他还年轻,认为事关重大,毕竟一旦造反,乱军势必要祸乱太原,而太原乃是狄家一族的老家,所以才冒着风险,进行揭发?

    他看着震怒的李世民,李世民显然是不相信自己的爱子会造反的。

    因为这不合常理。

    朕是什么人,朕打遍天下无敌手,朕的儿子,占据区区一个太原,他会谋反?他脑子进水啦?

    他有这个胆量吗?

    这岂不是和送菜一般?

    所以对于李世民而言,这是一个极恶性的事!

    既然他认为儿子和自己有骨肉亲情,不会反。太原势单力薄,也不敢反。那么这封奏疏,显然就是这个叫狄仁杰的人哗众取宠了。

    可是……小儿哗众取宠便罢了,却直接离间天家父子亲情,让天下人来看这个笑话,这算不算大逆不道之罪?

    而另一方面,房玄龄对此并不认同,因为房玄龄认为,这只是小孩子胡闹而已,他也认为按情理来说,李祐不可能反,除非这李祐脑子被驴踢了。

    可他对这件事看待的角度不一样。他觉得还是应该保下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从奏疏里的字迹来看,是个颇用功的人,而且他的父祖,在太原也很有名望。若是因为此事,而直接祸及一个小儿,天下人会怎么看待朝廷呢?

    于是,君臣二人算是卯上了,为了这件事,其实李世民和房玄龄二人已经没少进行争论了。

    长孙无忌则是坐在一旁看热闹,对于李祐,他是没有好印象的,理由很简单,但凡不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子,他一向都不会有好印象。

    此时听李世民道:“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此子无罪,理当拿下,先行囚禁,再令刑部议罪处置,国家自有法度在此,如此诬告,岂可轻视呢?”

    房玄龄则道:“陛下,若是刑部过问,此事反而就告知于众了?臣的意思是…”

    “陛下,儿臣能否说一句公道话。”陈正泰这个时候,终于打破了君臣二人的争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