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刺杀来得遽然,尸首横七竖八躺在各处,眨眼的功夫,剩下的两人便咬破嘴中毒囊自尽,虞归尘安顿好成去非和琬宁后,便一直伫立于此,尸骸尚在,鲜血也未拭净,氤氲的腥气无计可除,唯独他换上了干净衣裳,他的确很久未曾亲手杀人了,但好在他还未曾忘记要如何仗剑杀人。

    西北的血,司马门的血,从未真正干涸,在得知赵器撇下成去非急急来传话之际,虞归尘同样敏锐的内心闪过明确的不安,他的敏感,从未因山水的浸淫而钝化,或因大司徒府邸深夜间窃窃的私语,或因他那位也是少年起便相识的故人频频出入自家,亦或者,仅仅因他不过亦是乌衣子弟,虞归尘不知自己的思绪到底落在哪一处,而无论哪一处,皆闪动着泠泠的寒光,让他不得不策马狂奔而回,看到他最不愿意看到,却早有迹象的场面,譬如他前两日离开小筑时,总觉身后藏了一双双眼目,回首时却并无踪迹可寻。

    同样,不愿再隐藏于暗处的野心和杀机,终在这片清幽世外之地昭彰,这绝非单纯警示,这已然是对方欲要一击致命的结局。

    他伫立良久,便俯身开始细细查翻看尸首,冥思的目光最终落在一旁的长剑上。

    这些利剑本无特殊之处,唯独这一把,柄上嵌松绿石,镶金丝,装饰得讲究。虞归尘脚尖一挑,伸手抓住了剑柄,上面血迹渐干,却仍抵不住寒意森森,他掏出帕子拭干净剑锋,终于在靠近剑柄处看清楚一行小篆:

    春草暮兮秋风罢兮。

    前人的伤感诗赋,本该精心置于墨色的山水之间,来为多情才子做最合宜的注脚,它却不肯,偏要来灌溉腥膻,来滋养欲望,它亦要追逐在路上,不死不休。

    主事者本不必如此轻易暴露,倘不是他难以掩饰难以隐藏的风雅,或者如许嘉奖死士,也只因乌衣子弟足风流。

    他的一路生意,一路韬光,或许也只是注定徒劳。

    虞归尘眼望着一地淋漓红色世界,日头热如滚烫鲜血,热如人心跌宕,他转身看了看神色依然仓皇的赵器:

    “秣陵县南郊有个锻剑的铺子,叫如意居,你把铺子里一个人称老马的老人带来,就说乌衣巷虞归尘有事相求,即刻就去。”虞归尘异常从容,持剑而立,“让人驾车带你过去,留神行踪。”

    赵器不敢逗留,快马加鞭去了秣陵县。如意居有两铸剑师傅,乃前朝铸剑大师亲传弟子,江左世家子弟佩剑,不少便出自这两位师傅之手,只是两位师傅出活极慢,三年磨一剑。此间地势偏远,等寻到了,目之所及,也不过一片简陋茅舍之所。

    红星乱紫烟,富有节奏的叮叮当当声传来,赵器往里试探,只见一须发皆白的老者正专心打铁,老人神态如入无人之境,赵器只得上前打断他:

    “敢问老人家可是,可是姓马?”

    老人似是未曾听见,仍一心一意忙着手底活计。赵器顿了顿,提了声调:“乌衣巷虞家虞归尘公子请您去一趟。”

    仍是毫无反应,赵器不禁生疑。趁老人抬首换步时,才瞧清老人相貌,鹰鼻,深目,面上沟壑纵横,可臂膀仍坚实,锤起锤落间,满是力量。

    “乌衣巷虞归尘有事相求,务必请老人家前去相见!”赵器不免心急,老人遂停了下来,不发一言,径直走了出去。赵器赶紧跟上,“老人家要到哪里去?”

    “自然是到虞归尘那里去。”老人不紧不慢说道,赵器一时怔住随即明白过来,带着老人回到听涛小筑时,暮色已经笼罩四野,正是时候。

    见两人进来,虞归尘并无半分诧异。

    “多谢老人家肯来,”虞归尘说着便拿出那柄长剑来,“老人家为何人锻造此剑?”

    不容置喙的语气,赵器忽意识到仿佛第一次听虞公子说话这般冷硬。

    老人甚至不曾接剑,只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