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总是无孔不入。

    方继藩刚刚到京,便心急火燎的回到公主府,一见朱秀荣还大腹便便,脸色才缓和下来,幸好,幸好,还没生,这临产之期,想来就这么些日子了。

    没生就好,自己回来的及时啊。

    方继藩忍不住一把将朱秀荣搂在怀里。

    “怎么……了……”见着方继藩,朱秀荣面带欢喜,却又怕方继藩磕着碰着了孩子。

    方继藩哈哈大笑:“我和太子殿下打了个赌,他赌孩子生了,我说还没生,明日我去东宫讨账去。”

    朱秀荣莞尔:“你不要和他疯疯癫癫,这一次,是事后才知道,原来你和哥去了南昌,母后担心死了,我也怕的很。”

    “让你受惊了,是为夫万死。”方继藩忙是道。

    朱秀荣吃吃一笑:“我才不受惊呢,后来我想明白了,你这样了不起,定不会有事,你看,果然,喜讯便传来了。”

    方继藩叉着手:“殿下,你不要总是夸我,咱们自家人,关起门来,说一说倒是无妨,可外头人听了去,会嫉妒的,你也知道,世间险恶。”

    方继藩又道:“我下定决心了,这些日子,我哪儿也不去,只在这陪着。”

    “儿子的名儿,你可想好了吗?”朱秀荣忍不住道。

    “何止是儿女的名儿,便是孙子、外孙,我都想好了。可惜的是,陛下不许我取,诶,陛下有时,太独断专行了,性子不好。”

    正说着,却有宦官来,却是陛下回宫,便有旨意来了。

    方继藩拜倒,行礼。

    便听那宦官取了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绍膺骏命,御统天下,制四海八方……”

    这些废话,方继藩耳朵听出了茧子,说实话,这圣旨,往往是吹牛逼的最高境界,什么奉天承运啊,什么四海八方啊,这天底下,谁敢这样吹牛逼,若是粗俗一些来翻译这些话,大抵就是,我……弘治皇帝,日天日地日大象,谁敢不服?

    宦官见方继藩面上不耐烦,便加紧了语速:“敕驸马都尉方继藩为靖虏候……”

    “且慢着。”方继藩一愣:“哪里来的靖虏,没这地名啊。”

    但凡是侯爵,几乎都是依托州府的地名来的,马虎不得,方继藩是个比较较真的人,比如丰城候、青州候,要讲基本法啊,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到时惹起了争议,算谁的。

    宦官耐心解释:“都尉,这靖虏,源自于河西的靖虏卫。”

    “噢。”方继藩颔首,原来如此:“靖虏卫,不是裁撤了吗?”

    “这是陛下的意思,都尉,能让奴婢将旨意念完吗?”

    方继藩是讲道理的人,颔首:“好,公公你讲。”

    宦官道:“准其镇河西,食邑万户。”

    方继藩微微皱眉。

    顿时明白了这个候的意思。

    河西之地,是方继藩自己从鞑靼人手里赢回来的,而且,现在鞑靼人未必肯遵守协议,这河西之地,除了肃王所在的兰州,几乎还在鞑靼人手里,所谓的食邑就是个噱头,不过……却也算是奖励了。

    宦官又道:“又张元锡,射杀反贼朱宸濠,大功,赐新建候;刘瑾,虽为内臣,为平朱宸濠乱,至今尸骨无存,此大忠也,敕营建石坊间,述其功勋,其侄刘二汉,赐金二百斤,敕世袭指挥……余者如沈傲、杨彪、张晋等,赐重金。”

    方继藩便谢恩接旨,喜滋滋的道:“有劳公公了,要喝口茶吗?”

    这宦官摆手:“不敢。”

    “噢,既如此,我正欲入宫谢恩,不妨和公公同去。”

    宦官便忙不迭的点头。

    方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