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扫一眼后面5问。

    他似乎看到了“球状闪电”、“电离层”、“光环扩张”、“微波空泡”这些奇怪的词汇。

    有种看硬核科幻的感觉。

    问题是,科幻里,通常会有科学家来搞定这些的,不劳读者费心。

    而这次,抱歉,你就是科学家。

    你不是牛逼么,你不是喜欢物理么,你的理想不是创造人类的未来么?

    来来,计算器给你,你来。

    多数人读到这道题的时候,都有一种梦碎的感觉。

    便是李峥,握笔的手也不禁颤了起来,一次次反复读题之间,额头的汗越冒越多。

    即便物理评分已经接近350了。

    即便天下的物理题都他几乎做遍了。

    但此时的他,竟有种当初第一次做化竞题,被题虐的感觉。

    就是那种,每个字都认识,却不知道题目在说什么的感觉。

    就是那种,读着读着,突然冒出来“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前面说了什么”这种疑惑的感觉。

    就是那种,被跨维度碾压,连挣扎都挣扎不出力气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李峥已经快忘了。

    但此时,它又回来了。

    被题虐的感觉又回来了。

    正所谓——

    题神归来,发现小人推车竟被李峥抠脚乱解。

    一声令下,十万妖题奔来!

    对李峥来说,此时的感觉如同被如来神掌泰山压顶。

    绝望,无力,崩溃。

    但。

    还没死透。

    虽然已被压进了地表,但腰还是直着的。

    撑着,刚回去。

    来了,令人兴奋的超级难题,终于来了!

    李峥感觉身上的每个毛孔都张开了。

    魔性,重又荡出他的双眸。

    题神归来?

    就TM你事儿多!

    干死你。

    ……

    另一个考场。

    林逾静同样陷入苦战。

    能让她陷入苦战的题并不多。

    这算是一道了。

    与李峥那种正面硬刚不同,她选择自己重写题面。

    将那些酷似论文的描述,简化成清晰的步骤与浓缩的语言。

    将一道超级难题,拆解成若干个普通问题,分而攻之。

    但她很快发现,做不到。

    题面无法浓缩,无法拆解。

    这道题看似有很多冗余的描述,但在真正核心的地方,一个字也抽不掉,根本没法简化成简单问题。

    是理解,这道题考验的就是理解。

    当一篇陌生的突破性论文摆在你面前。

    你能否理解,要用多久时间能理解。

    换言之,这道题根本就是现场学习,考的是学习能力。

    给你一套新的理论知识,现场学会,现场解题。

    想到了这一步,林逾静的笔停了。

    与李峥一样,她似乎也回到了原点。

    那是小学二年级时,第一次看到高中函数时的手足无措。

    那是初中一年级时,第一次知道薛定谔方程时的叹为观止。

    那是高一暑假,第一次阅读诺贝尔物理学奖论文时的惊为天人。

    这个瞬间,她收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