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久,突然脸一红,噎着了

    “嗝。”

    “紧张什么?继续吃啊。”沈听澜掩面笑道。

    “不是你想的那……嗝,那样的……”

    “我什么都没想啊。”

    “你想了,嗝,是不是唐老师……?嗝。”

    “哈哈哈。”林妈妈笑过之后,忽然一挑眉,“别的说不好,不要相信学化学的男人就对了。”

    “嗝,他也不喜欢化学,都没签约,嗝。”

    “哦哦哦,还挺关心的。”

    “嗝,我生气了,嗝!”

    ……

    次日,李峥分别与徐梦溪和张小可展开了交易。

    收获了十几斤的试卷和习题。

    晚上,打开了很久没摸的电脑,以及Visual Basic。

    Visual Basic是高一计算机课上,老师讲过的编程软件。

    非常古老,且简单。

    也许比“按键精灵”还要简单。

    在这个年代,VB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了,但因为其是基于图形界面的,且使用异常简单,因此依旧适合作为编程启蒙软件。

    这当然也是李峥唯一入门的一款编程软件。

    说到编程,其意义当然不止信息竞赛那么简单。

    计算机毫无疑问是非常核心的研究工具,科研人员会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大量的模拟和演算,其中相当多数的软件,是科研人员亲自参与设计和编程的。

    虽然无须掌握太深,但程序语言必然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技能,越往后越是如此。

    往小了说,身在龙珠群,信息竞赛也是要搞上一搞的。

    正好,梦溪老师需要帮助,不妨从今天开始,一点一点实现一个小设想。

    李峥的设想,那必须是和学习相关的。

    他曾经找了很久,想找一款可以发现自己知识弱点,并且因人制宜,提供针对性辅导和习题的软件。

    当然是没有找到了。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听歌、看视频、刷知乎还是购物,都已经细化到了每个用户,精确推送信息。

    却唯独学习,竟然没有因人制宜的软件。

    这实在是不可理解。

    业界的研发精力,似乎全部都投到了交换作业答案和线上课程上,这自然也是好的,但相比于这些,明明有效率更高的思路,为什么就不用呢?

    当然,也许是这条路在商业上走不通吧。

    但这并不妨碍李峥自己做一些编程训练。

    眼下,他需要的程序很简单,甚至用Excel都能完成。

    那就是列出学科所有的细化知识点。

    然后审视徐梦溪最近做过的习题,将其与知识点进行关联。

    做对了,那个知识点加一分,错了,减一分。

    最终根据得分,列出徐梦溪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然后,推送辅导和习题,进行强化。

    从此,让徐梦溪同学不必盲目做题浪费时间,只做能让她提高的题。

    原理非常简单,其实课堂考试很多时候也在做这件事。

    只是……数据量有些大。

    而且将每道题关联到相应的知识点,并选出最优秀的推送题,这是一项非常专业,且考验耐性的工作。

    大概也只有李峥本人有这个兴趣了吧。

    虽然困难重重。

    但这个晚上,一个名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