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小心一点的好!”杨林低声道:“徐阎王心狠手辣,我们兄弟又不是他的标营。大伙散开一些,不要被人抓了把柄。”

    众人的声音还是静了下来,杨林懒洋洋地看着下面波光粼粼的江面,不由得叹息了一声,什么时候这种日子才是个头呀!

    这些守城的官兵,以前都是这重庆府的绿营。城头变幻大王旗,战事一起,反复拉锯,大家现在还真把自己的这份差事,当成了应付。

    重庆绿营,上万人马,大多数官兵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徐阎王在重庆府烧杀抢掠,专横跋扈,自然会引起城里不少人的不满。只是如今徐阎王手握重兵,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众人只有把不满和愤怒压抑下来罢了。

    ………………

    川南永宁道的治下虽然没有水军,水军都归重庆府调遣,但是下面用于江面巡逻的的中小型战船却是有二十多艘。其中中型水琚船可运载50人,小型可运载30人,这些船只平时供巡检,稽查所用。另外再加上王斌手里的50艘战船,以及几艘原来缴获的战船,总共有七八十艘战船,这也使得华夏军的水军规模并不输于重庆府的清军水师。

    华夏军的每艘大战船配32人,船舷左右、船头船尾共装4架佛郎机炮,12名炮手,船工8人,舵手2人,2指挥官,加8名火铳兵。40艘战船共1280人。其中400名火铳兵,480名炮手,再加上400名船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至于舢板,则有720人,12船一连,10人一船,共72船,共6个连2个营。每船3船工,3个炮手备一门小炮,再加4个火铳手。

    军中的将领都是对王斌用这么多舢板小船不解,而那些船工和士兵也都喜欢被分在大战船上。在他们看来,大规模的大型战船更威风,更能彰显队伍的实力。舢板玩了一辈子,再上去打仗,觉得丢人的很。

    王斌曾经让长江边上的船夫们看过自己的战船,这些人却一致认为,长江航道港汊太多,大船不好掉头,不如舢板小船适用,建议王斌多造舢板。

    群众的智慧自然是无穷的,王斌也是欣然虚心接受,开始大量的制造舢板小船。因此在他的水师队伍中,才有这么多的舢板小船,虽然看起来要寒碜一些。

    如今这2000人的水师,上百艘船,浩浩荡荡地集中在了泸州码头,只等一声令下,就向重庆府进发。

    船的问题容易解决,但任何事情,人的问题都是重中之重。对于王斌来说,他如今的水师只是个草台班子,还没有形成正式的规模编制,也没有专业的水师管理人才。而在他手下的军官中,也没有人去愿意带领水师。就连士兵也是这样,愿意加入步兵、炮兵,甚至骑兵的士兵很多,却很少有人愿意加入水师。

    幸好长江沿岸熟悉水性的汉子不少,而重庆府码头上更是集中了大量的各地移民,这些人大都来自河岔交流的湖广地区,熟悉水性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也构成了华夏军的水师基础。

    王斌把水师的重担压在了帅治谟的肩上。帅治谟从流民里挑了几个熟悉水性的汉字作为自己的水师将领。就这样,华夏军的水师就形成了。

    自从占据了泸州以后,这水师的训练就没有停过。现在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就是士兵在船上能够从容的射击、开炮,站得稳稳当当就行。至于大规模的水师建设,看来还得另请高明。

    此次重庆府的攻城战,以水路和陆路两路进攻同时进行。董平一路,从陆路直奔重庆府;一路由张直率领,扫地重庆府周围地方;一路由帅治谟带领水军,铲江重庆府清军的水师力量,封锁重庆府到湖广一带的水路。

    等几路人马完成各自的任务,然后在重庆府聚合,一鼓作气,攻下重庆府。

    此战,董平的任务最为繁重,因为他要到达重庆府,经过的道路上,需要攻克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