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额图也道:“圣上,奴才以为,应先派专人赴重庆府和沐川长官司查办这两件大案。至于徐治都和蔡毓荣,圣上不妨让他们戴罪立功,知道天恩浩荡。此事是不是平西王爷所为,等调查清楚了再说。否则会引起君臣隔阂,朝堂动荡,还望圣上三思。”

    “吴爱卿,朕对平西王爷深信不疑,吴爱卿为我大清立下汗马功劳,朕绝不会疑心于他!”玄烨虽然恨的要死,但嘴上却是丝毫不差。

    “明珠,朕派你去四川一趟,彻查沐川长官司和西山反贼之事,切记要明察暗访,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快出乾清门时,玄烨转过头来对明珠道:“叙州知府上的奏折,去年叙州府垦植的荒地大大超出了往年,流民安置也很不错,你过去的时候顺便看一下。朕记得几年前叙州府有个叫王斌的年轻人就很不错,剿灭了当地的悍匪,被朕给升了官。听说此人不但恢复了富顺县的井盐,而且开了几万亩的荒地,是不是?”

    纳兰明珠磕头道:“圣上好记性,这个王斌的家族以前就是富顺县的出盐大户,后来圣旨川人回乡,这王斌才回的四川。四川提督郑蛟麟推他为地方把总,还有富顺县知县提供的籍贯文书,圣上亲批的。由于剿匪得力,这个王斌现在已经是宜宾县的地方守备,端的是少年英雄!”

    纳兰明珠知道天子喜欢年少英雄,因为天子自己本身就是年轻人,所以明珠故意旧事重提。

    玄烨脸露欣然之色,嘴里道:“看他的年龄,这个王斌只比朕大一岁,有空的话,朕倒是想见一见这个少年英雄。”

    纳兰明珠回到府中,家奴奉上热茶,明珠抿了口茶问道:“大公子的病还没有好吗?”

    管家赶紧上前道:“奴才刚刚去看过,大公子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现在正在“穴砚斋”中看书。”

    明珠“嗯”了一声,随即不悦地瞪眼道:“你这狗奴才,这么冷的天,怎么让公子一个人在“穴砚斋”,赶快头前带路,带我去书房。”管家赶紧答应,朝着明珠往书房而去。

    到了后院一处清净的阁楼前,只见门上有“穴砚斋”三个字,管家推开门道:“大公子,老爷进来了。”明珠进去,管家从外面拉上了门,阁楼里只留下了父子二人。

    一个白皙长脸,身披轻裘的青年拿着一本宋版的《南唐书》走了出来,见到明珠进来,嘴里道:“父亲,你过来了。”

    这个青年男子就是被后世无数迷妹顶礼膜拜,在他生前也已是大名鼎鼎,享誉天下,号称“满清第一才子”的纳兰性德了。

    不过此时的他叫纳兰成德,纳兰性德是以后为了避讳康熙太子保成的姓名而改名。

    纳兰明珠及其子纳兰成德都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家中藏书极丰,建有“穴砚斋”、“自怡园”等藏书楼,藏书宋,元刻本极多,纳兰明珠藏书多是附庸风雅,真正藏书读书的却是自己这个儿子,不过纳兰明珠确实是眼界大开,学了不少东西,也算得上是“近朱者赤”了。

    就像在其他大多数满人的家里,儿子称呼父亲为阿玛,但纳兰成德就不这样,而纳兰明珠也不以为忤,顺其自然。

    纳兰明珠见儿子病愈,不觉心中烦劳散去,待看到儿子手上的《南唐书》,不禁笑道:“容若,你又在看李后主的故事了。”

    纳兰成德一笑,跟着父亲坐在了桌边,言道:“陆放翁的这版《南唐书》可比马令的强多了,李后主虽然兵败国破,但其词却是独步天下。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实在令人拍案。”

    纳兰明珠知道儿子十分欣赏南唐后主李煜,父子二人谈起了南唐的一些趣闻轶事,只是想到即将去四川的事情,纳兰明珠不由忧上心来,眉头开始皱了起来。

    纳兰成德看父亲愁眉不展,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