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时,几人停了下来。戴梓从一堆堆放整齐的铁制品上面,拿起一个宽约10厘米,长15厘米,高约20厘米左右的带盖铁制品道:“孙兄,这是什么?”

    孙虎还没有回话,旁边的工匠回道:“先生,这是咱们造的“饭盒”,铁范铸造,用来吃饭的。”

    他拿起旁边的一个酒壶状的带盖的铁制品道:“先生,这是喝水的水壶,带有盖子,拧紧了,基本上不会漏水。和这个“饭盒”一样,这也是铁范铸造。”

    众人拿起水壶和“饭盒”看了一眼,都是暗暗点头。虽然摸着粗糙些,但都不会划手。

    众人看到的饭盒和水壶,都是王斌根据后世网上的经验修改所得。

    饭盒为带盖的铁质饭盒,上下一扣。简单明了。至于铝制饭盒,由于时代的工艺和技术限制,想都不要想。

    水壶自然不能采用后世的冷挤压工艺制嘴。但是铸造的依然被打磨的光滑平整.饮用时不会划伤。饭盒和水壶有一个类似后世军用书包的外套装载,方便耐用,便于行军时,整理和携带。

    饭盒和水壶设计都为1升,体积大约都为10*15*19厘米。两者都考虑到了士兵的喝水和进餐量,主要特点就是小巧实用,携带方便,战时可以极大的减轻士兵的负重。

    几人看到头盔时,都是愕然不解,在工匠们的解释下,才是恍然大悟,随之不住赞叹。

    士兵的头盔,王斌参照的同样是后世钢盔的模式。钢盔的两侧各留3个小眼儿,用来固定内垫,达到缓冲,穿带和保温的作用。

    头盔同样是铁范铸造,而且重量不重,防护头部的攻击绰绰有余。

    至于盔甲,王斌王斌考虑的是棉甲,全金属的太难做,也太贵了。棉甲是在坚厚的绵或绢的布料上镶嵌有铁片,并用铜钉固定的一种铠甲。大雪山上有铁有铜,刚好做棉甲。此种铠甲具有一定的防寒性,适合在中国北方使用,同时此甲对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护能力。

    而且,将来王斌走的是全火器兵种,重型盔甲并不适合火器兵种的频繁装填动作。要知道,在战场上,同一时间射出的频率决定了瞬间时间内对对方的打击次数,棉甲在百米外的范围还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士兵的头盔,铠甲甚至还有鞋子,这些东西事关重大,和士兵在战场上的安全息息相关。

    当众人面前出现了古朴简美的直柄十字镐和直柄工兵铲时,几个人,包括孙氏兄弟都是惊讶了。

    戴苍拿起一把十字镐,不由得赞叹道:“用此物挖掘,实在是方便之极。而且携带方便,真是好物件啊!”

    徐润天拿起一把工兵铲,也是点头道:“这铲子也不错!既可用于铲物,也可用于搏斗,做大一些,还可以用于田间耕作,不错,不错!”

    如果戴梓这些人知道,王斌想建立的是一支工兵队伍,他们就会更加诧异了!

    直柄十字镐和直柄工兵铲,王斌借用的是后世的6411第一代产品。他也想用最新款的,不过限于时代的生产技术局限,他只好就此作罢。

    6411直柄十字镐的两个镐头,一面锥形,一面宽刃型,可以根据实际的环境需要使用,柄为木柄。

    6411第一代的直柄工兵铲,同意为木柄,铲头扁圆。

    大雪山上生产的这两种十字镐和工兵铲,它们的尺寸都被定为70厘米,和后世的尺寸十分接近。

    十字镐和工兵铲的打制十分简单,山上的大多数工匠都会打造,即便是学徒,也可以完成前面九成左右的工序。

    “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器具都是工兵必需,一个也不能少。虽然这个兵种还没有建立起来,但山上的矿工不少,完全可以拉起几百人,建立起一支真正划时代的工兵部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