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人么?

    因为他的调皮,所以他失去了被神眷顾的机会?

    真是可惜……

    然而,当阿尔弗雷德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想要把那一页的“2/12”划去时,却又停下了笔。

    再次看向自家少爷,发现少爷神色正常,阿尔弗雷德舔了舔嘴唇,将笔记本闭合,起身,走到驾驶位后面,用一种只有卡伦能听到的细微声音问道:

    “少爷,您原本是打算苏醒老萨曼的么?”

    “我是想葬礼结束后喊他起床吃夜宵的。”

    “他没有这个机缘,这是他的损失,一如他的人生,他失去了荣登壁画的机会。”

    “命运,早有安排。”

    下一句,无法强求,卡伦略去了,反正那句话后面,都会接这一句。

    “是的,少爷。”

    阿尔弗雷德坐回了位置。

    卡伦一边开车一边对阿尔弗雷德说道:“阿尔弗雷德,放首歌。”

    “好的,少爷。”

    阿尔弗雷德双眸开始微微泛红,随即,车载收音机里开始播放音乐,这是一首舒缓伤感的歌,很应景。

    “这些歌都是你收藏的么?”卡伦问道。

    “是的,少爷,我平时会留意一些新歌。”

    “难为你了。”

    “没有,属下以前做不到这些,跟随少爷后,渐渐就能做到了,是少爷您改变了我。”

    “你也改变了我,阿尔弗雷德,我很难想像,如果没有你陪我一起来维恩,我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一个模样。”

    “我愿意一直侍奉在少爷您的身边。”

    “好的,以后不管我去哪里,都会带着你。”

    卡伦在黑夜里开着车,开着开着,他的目光从后视镜里扫了一眼后方空荡荡的凹槽。

    他忽然想到了自己刚看的那本书,《我将你遗忘在了春天》。

    主人公前半段的各种疑神疑鬼,各种容易受惊,很像是人的前半生,敏感、多疑、自大,容易幻想,也可以理解成多动、丰富、焦虑。

    等到主角杀死自己妻子后,一切就又都归于理性与平静,这直接导致那本书后半段内容显得有些乏味。

    人生,好像必须通过“杀死”什么,才能获得所谓的“成熟”。

    就像是老萨曼的后半生。

    至于最后结尾的那篇歌颂蒲公英的散文,更像是对人生结尾的一种感叹,或许,对于绝大部分的人而言,人生,是不可能做到有始有终,也几乎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

    就算是神,也会带着遗憾而陨落,何况是人,那个句号,谁又能画得圆满?

    只可惜,那本书的作者真的是一个杀妻凶手,所以自己的这些“联想”又显得很是可笑,好像充满着一种牵强附会。

    但当一部作品被写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陈列时,其实它的思维和角度,已经不再是由作者本人去决定了,完全由看它的人,自己去进行解读,与作者本人都可以无关了。

    爷爷的结局,似乎也是这样;

    那么,自己的结局呢?

    卡伦陷入了一个短暂的迷茫,之所以短暂,是因为老萨曼早就给出了一种回答:

    如果可以再来一次,

    我不想思考,不想徘徊,不想犹豫;

    我想洒脱,我想自由,我想任性。

    卡伦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自己,

    不就是再来一次了么。

    阿尔弗雷德一直在观察卡伦,这是他和卡伦相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