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徐凤年成了世间屈指可数的武道宗师,就拥有了对千军万马颐指气使的本钱,徐骁当年不过是勉强小宗师的武道境界,为何独独只有他能够服众?为何顾剑棠是天下第一的刀法宗师,可他的心腹蔡楠领着麾下数万大军见着了披甲持矛的徐骁,不惜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冒着在离阳文臣心中不堪大用的风险,仍是心悦臣服地向徐骁跪下行礼,掉过头来请徐骁校阅大军?理由很简单,徐骁单枪匹马杀不得多少人,但是自徐骁虎出辽东后,屠掉了多少座大城?坑杀了多少万降卒?武人不是文人士子,没有什么“不义春秋、中原陆沉”的多愁善感,任由你是那些亡国后再度为赵家披甲的将士,仇恨之余,内心深处对徐骁也会有不可言说的敬服。

    徐凤年又何尝不知道那小烂陀的转经筒未必能够转动,可他依然得老老实实站在这里内心纠结。

    太-安城那张雕龙大椅,谁都能坐,他徐凤年不能坐。清凉山那张虎皮大椅,谁都不能坐,只有他徐凤年能坐。这甚至不是徐凤年武道境界超凡入圣高至天人就可以改变的。人活一世,必有牵挂,极难做成那自了汉。很少说得出漂亮大道理的徐骁,曾经说过人来世上走这一遭,就是吃苦头还债来的,还完了债,临了之时,若是家有节余,那就已是一个男人天大的能耐了。以前徐凤年总是对此感触不深,只是后来当他在陵州看到那些将种门庭的跋扈行事后,心痛之余其实也有心安,瞧瞧,这就是当初跟着徐骁一起打天下的家伙们的子孙后代,徐骁这辈子始终没有愧对你们父辈的舍生忘死,所以你们才有今天的享福!哪怕在北凉这等贫瘠边陲,徐骁还是让你们卸甲后在陵州这塞外江南过上了不输中原的太平遮奢日子。徐凤年对钟洪武的恨,真正的杀意,不在那位怀化大将军瞧不起他这个二世祖,而在于把离开边关作威作福视为天经地义的钟洪武,祸害得连带整个陵州将种都忘记了徐骁的良苦用心。

    站在窗口,看着楼外繁华街道,徐凤年自嘲道:“运去英雄不自由吗?”

    一阵敲门声响起,是酒楼伙计来问他要不要点些吃食,若不是嫌麻烦不愿去楼下,酒楼可以送来屋内,伙计还直白询问需不需要额外吃些极富方言特色的“餐外餐”,说不但有草原烈马,连那会弹小曲儿的江南瘦马也不缺,就是价钱贵些,一次得二十两银子,至于之后能否过夜以及价钱高低就看客官的本事了。徐凤年都笑着婉拒了,只要了一份晚饭吃食,那伙计一看不像是肥腴的货色,当场就翻了个白眼,悻悻然走了,埋怨着那个暂时还未出城等好消息的车夫眼力劲也太差了,找来这么一头满身瘦肉没几两的两脚羊,这能有几个铜钱的分润?

    之后徐凤年吃着下了蒙汗药的菜肴,来端回食盒碗筷的酒楼伙计磨蹭了半天,也没等到徐凤年一头撞在桌子上,就知道遇上了扎手的点子,这在他们这类开了很多年头的黑店也不算多稀罕的事儿,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酒楼自有一两位双手染血的镇店之宝,如果真遇上了软硬不吃的能人,那就认栽,能够扎根西域的汉子,在这种事情上格外豪爽,拉得下脸,假使万一给人踩在了地上,自己同样也捡得起来。很快就有一位身材魁梧脸上有疤的中年汉子推门而入,四五个喜好凑热闹的酒楼伙计就聚在走廊拐角处,在那里做庄的坐庄下-注的下-注,赌那个俊哥儿到底能熬多久,有个赌性重的好像是输了好多次,这次搏个大的,一口气用所有碎银子押注那年轻公子哥能安然无恙,坐庄的正是先前去房内送吃食的伙计,笑纳了那三四两银子,嘴巴咧得都合不拢了。不料银子还没捂热,就要倒贴回去七八两,竟是在外城都小有名气的酒楼卢爷才进去就走出了,坐庄的酒楼伙计顿时扯住这位大爷的袖子,苦兮兮问道:“卢爷你莫不是相中了那俊哥儿的皮囊,才给人家放水了?小的这可是要小半年白忙活了。”

    那满身积年匪气之中又残留有几分军伍锐士气焰的汉子,闻言后就是勃然大怒,一脚把这个火上浇油的兔崽子踹得整个人撞在廊壁上,所幸用上了点巧劲,不过也要那店伙计一阵好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