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嘿,那都是吃不着葡萄的家伙在喊酸呢。要不咋说只羡鸳鸯不羡仙?贫道此生云游四方,已经好些年月,求仙之人艳羡那山中一日世上已千年,贫道却是喜欢在滚滚红尘里脚踏实地走走停停,也不怕哪天就突然死在路上,若是为长生而惧死,如何得真正的长生?贫道这辈子,走进过的道观大大小小,得有六百余座,去寺庙跟和尚们求教佛门义理,也不下三百位。”

    见徐凤年默不作声,老道人咳嗽一声,厚着脸皮小声提醒道:“公子这会儿该附和一句,才合情合理。”

    徐凤年笑道:“我在忙着算计老真人如今多大的岁数,才能走完那六百道观三百寺庙。”

    老道士摇头唏嘘道:“贫道早忘啦,只记得娶了三位女子。”

    徐凤年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徐偃兵此时拎回一屉包子,放在摊子上,老道士捡起一只热气腾腾的包子,狠狠吹了几口气,一口囫囵吞下,满脸陶醉,提袖抹了抹嘴角油渍,笑道:“春冻筋骨秋冻肉,便是少年气血旺盛不惧春寒,日子也格外难熬啊。”

    徐凤年笑问道:“老真人可算得出我要去见谁?”

    老道人正要去抓起第二只肉包子,漫不经心道:“画灰老妪。”

    徐偃兵气息一凝。

    老道人仍是无动于衷,轻声笑道:“行走江湖,技多不压身,贫道因此什么都略懂一些,知道这事也就是靠着这一大把年纪,算不得什么本事。”

    徐凤年平静道:“我知道老真人是谁了。只不过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老真人好像不合规矩啊,怎么,要给你们的北莽女帝报仇,拿我的脑袋去还债徐淮南和第五貉的脑袋?”

    老道人笑道:“你当真知道贫道是谁?”

    徐凤年皱眉道:“我确实迷糊了,听说两禅寺李当心在道德宗,已经拽下浮山压死了负剑的麒麟真人。”

    老道人哈哈大笑,在自己左肩头轻轻弹指,右手“飘”出一位姿容妩媚的年轻道人,约莫二十七八岁,背负一柄长剑,对徐凤年作了一揖。

    老道人换手弹指,左边又“飘荡”出另一位年迈道人,仙风道骨,手捧一柄拂尘,捻须微笑。

    这尊麒麟真人,分明已经被拓拔菩萨过河后杀死于黄河边。

    始终坐在凳子上的老真人一拍掌,身前“跑出”一个稚童道士,正是那名出现在北院大王徐淮南身边的孩子。老道人一手拿着包子,一手抚摸小道童的脑袋,“徐凤年,我们已算是第二次见面了。”

    这边景象诡谲,街上路人却浑然不觉。

    老道人吞下包子,抚掌笑道:“三位北莽国师,分别为李当心、拓拔菩萨和一截柳所斩,只是死而不死,亦是不足为外人道。斩三尸拔九虫,圣人语焉不详,世人云云纷纷,如坠云雾,不知所以然,贫道云游四方,窃以为是前生今世来生的情理欲。这三位道德宗麒麟真人,是我又不是我,我是他们则是确凿无误。他们很忙,贫道很闲,闲到云游北莽离阳三甲子,闲到了亲眼所见三位娶亲女子慢慢从妙龄到老妪,闲到了跟四世吕祖都见过面。”

    徐凤年仿佛不知该说什么,只好伸手去拿一只包子“压压惊”,不曾想被绕膝嬉耍的稚童国师一掌拍掉,手背传来一阵火辣辣疼痛,徐凤年愕然,赶忙摆手,示意早已杀气弥漫的徐偃兵仍是不要出手。

    老道人敲了敲小麒麟真人的脑袋,弯腰拿起包子递给世子殿下,“读书看逐鹿,书中得几分,逐鹿失几分。问道对青山,道外无一事,青山有一事。贫道号四方道人,本名袁青山,修道已有三甲子,飞升在即,今日相见,确有一事相求。”

    徐凤年伸出左手接过包子,不见丝毫颤抖。

    袁青山正色道:“贫道为道德宗某位不记名弟子,跟世子殿下求回一枚铜钱。”

    徐凤年握住包子,纹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