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激励的方式,刺激大家各显所能,总会有人摸出一整套的经验来,而且这样的经验,也不愁不推广开,甚至根本不必巡检司和百户所下文,其他各街巷便统统都学去了。

    只是,巡检司和百户所比较蛮横,几乎不允许其他衙门跨入这个地界,这当然也让顺天府那边很不满。

    再加上一些御史,以及翰林们很看不惯这位新伯爵的作风,所以挑刺的人也不少。

    最令他们不能容忍的是,张静一一个武官,其实是迂回地干了县令的活,这界限就踩得有点远了。

    治理的事,是文臣干的,武官懂什么?

    陛下开了这个先例,以后专门任命巡检,这还了得?那大家还考进士做什么?

    于是不少阴阳怪气的奏疏,如雪花一般的飞入宫中。

    一般情况,像张静一这种近臣,就算挨了骂,其实也没什么用。

    毕竟,负责送奏疏进宫的通政使,会将这些奏疏搁到了最底下。

    皇帝每日接到的是数百份奏疏和票拟,不可能全部能看完,因此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往往重要的奏疏摆在前头,不重要,或者只是单纯骂人小过的奏疏,则放后头。

    可魏忠贤显然是不愿意让张静一冒头太过的,觉得正好趁此机会杀一杀威风。

    因此……天启皇帝最近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一次送来的奏疏,摆在最前头的,都是弹劾张静一的奏疏。

    天启皇帝越看越吃惊。

    名声糟到了这样的地步吗?

    他今日坐定,照例看奏疏,终于沉不住气了,于是让人将魏忠贤叫到了身边来,开口就问:“今日怎的又有几人弹劾张静一?”

    接着就指着桌案上的一份奏疏道:“你看这一份,是顺天府尹的,说听闻清平坊招募了一些闲散人员,四处扰民,百姓们苦不堪言,真的吗?朕不信。”

    “还有这里,这是御史上的奏疏,说张静一人浮于事,将清平坊治理的一塌糊涂……”

    “还有……”

    魏忠贤这时候便露出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犹豫地道:“这……奴婢不好说。”

    “为何不好说?”天启皇帝的脸拉了下来。

    魏忠贤露出几分为难之色,道:“奴婢倒是想为张百户辩解,不过……张百户毕竟与我乃是密友,奴婢得避嫌。”

    天启皇帝:“……”

    魏忠贤又道:“不过,有道是苍蝇不叮无缝蛋,奴婢这些日子,也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便是满朝文武,对于清平坊的治理有意见的人越来越多,想来……也是因为张静一有时……行事没有章法所致吧。不过……他毕竟年轻……”

    对呀,为啥大家都不骂别人,就只骂他张静一呢?

    那肯定是张静一有问题。

    天启皇帝竟是无词,他郁闷地抬头看着外头雨水淋淋。

    开了春,便是连日的绵绵细雨,整个京城都好像是湿漉漉的。

    张静一呢,还是老样子,心思都扑在了他的清平坊上头。

    这工作态度,还是让天启皇帝很欣慰的。

    唯独就是挨骂的次数太多了。

    若是做一个统计的话,张静一现在绝对属于庸官榜第一。

    天启皇帝抿了抿嘴,便道:“以后这样的弹劾,不要再送来了。”

    魏忠贤便微笑道:“陛下说不送,奴婢就不送,不过……就怕断绝了言路,有不肯诚服的大臣,又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天启皇帝便眉头一挑,冷冷地道:“出格了就廷杖便是了。是啦,孙师傅何时进京?”

    天启皇帝显然没发现,这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