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勉强压下心中恐惧。王端、王竣先前硬要跟着来,此刻皆面色煞白,显是吓到了。

    太原汉军正在修罗战场,遇到残息未亡的黄巾士卒便补上一刀,见王翊这支军队到来,迅速放下手中事情,结阵以待。

    刚刚结束战斗的他们,虽然疲惫,却满是杀气,煞气逼人,若不是见打着汉军旗帜,只怕早已冲上来与之厮杀。

    王翊策马上前,大声道:“吾等乃祁县义兵,烦请禀报臧太守,祁县王翊前来拜见!”

    不一会儿,一身着铠甲,满面威严的中年人从还未搭建完毕的营寨中出来,煞气中透着儒雅的气息,明显是一员儒将,这便是臧旻吧。

    王翊连忙下马上前作揖:“怎敢劳烦太守大人亲自出门,折煞小子了。”

    击破黄巾,显然很兴奋,臧旻露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无妨,祁县王氏子之名,老夫早有耳闻,只是一直不得见,今日一见,果真不凡。”

    王翊正待客套一番,臧旻又开口了:“京陵县令请老夫城内赴宴,随老夫同去?”

    王翊自然不会推辞,带着亲卫随臧旻径直入城。

    入城前,王翊吩咐祁县士卒帮着搬运尸体,清理战场,和这一地的鲜血碎肉来个亲密的接触,壮壮胆子,王端王竣也不例外。

    很快,京陵城外战场上,出现了一阵阵呕吐之声音,恶心的秽物气味与糜烂的人肉臭味混杂在一起,不断冲击祁县士卒们的心房,让他们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最清晰的认识,建功立业不是光靠最说的,是要拿命来拼的!

    京陵县衙内臧旻高坐主位,王翊居右首位,堂内聚集着县属官员,城内各世家,击灭黄巾,人人振奋,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城内众人这几日也是快被逼疯了,面对四面八方,密密麻麻的黄巾逆贼,若不是惧怕城破之后凄惨的下场,城中世家豪强早就投降了。

    几日的拼死防御,军卒,部曲,私兵,衙役,百姓,死伤惨重,臧旻要是晚来半个时辰,京陵城便要破了。

    京陵县令最为兴奋,此番守城有功,待到日后论功,足以升官发财。高举酒樽出列道:“诸位,此番击破黄巾叛逆,保全城黎民百姓,皆赖诸位贤达鼎力相助,最重要的是太守大人与王公子率军支援,吾等方能保全性命,吾等敬二位一杯,以表全城百姓之谢意!”

    话音一落,堂内众人皆举杯向臧旻与王翊敬酒,臧旻含笑回应,王翊也是淡然举杯,一饮而尽。

    此战王翊并未参与,京陵县令显然是因为王翊王氏嫡子的身份才把自己提上,花花轿子人人抬,既然人家给你面子,那就好生受着。

    王翊对臧旻行一礼,道:“太守大人,不知此战战果如何?”这是王翊此刻最想要知道的情况,要据此判断杨凤此刻的情况。

    提及此事,臧旻十分得意,激动地接连咳嗽了好几声,脸上露出一片不正常的嫣红,王翊顿时了然,看来这臧太守,已是病人膏肓了呀。

    臧旻绷不住嘴角的笑意:“此战并州黄巾连带老弱近三万于人,在我上万步骑与京陵守军两面夹击下,近乎全灭,斩杀数千,被俘上万人,四散而逃者不计其数,麾下骑兵仍在追杀,只有其渠帅杨峰带领数百人向东南突围奔上党而去。可以说,此战并州黄巾一战而定!

    王翊估摸了一下杨凤的现状,怕是不太好,三万人众,说丢就丢,此刻大概还在亡命中,也不知能否逃过骑兵的追击。

    臧旻此时喝了一大樽酒,今日一战算是一雪熹平六年(177年)出塞大败于鲜卑之耻,这一直是他的心结,此番建功,一抒心中晦气。

    王翊盘算了一番,做出了决定,对臧旻道:“黄巾谋逆作乱,天下各州郡皆受其荼毒。如今并州黄巾已灭,然天下各州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翊募集义士,便是要讨伐角逆,吾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