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安阳城共存亡。”

    这大汉还是有不少硬骨头的,王翊击节赞叹一声,然后堂下县丞与县尉道:“如今县长逃逸,城中无统率之人,怕是要劳烦二位主事拒敌了。”

    二个人对视了一眼,逡巡片刻,由县丞出头答到:“吾二人德行浅薄,平素在百姓中也未多加威望建筑,只怕难以胜任。莫不如蔡大家与王公子主事,以您们的声望家世,定能群起响应,带领全城官民,抵抗外敌。”

    王翊清楚,这二位只是客套,或已失去信心,只是将希望放在蔡邕、王翊身上,有个主心骨,至于声望家世什么的,听听则已。

    蔡邕摆摆手:“吾于兵事不通,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还是交给翊儿吧。”

    王翊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此时起身,一脸正气道:“我王氏世受国恩,当次危难之际,身为王氏嫡子,正该义不容辞,竭尽全力,保我大汉子民,望二位鼎力相助!”

    说完对两人一礼,二人连道不敢,却也松了一口气,有顶事儿的扛过压力,还是名门望族王氏嫡出,他们也轻松不少,只需尽职便是。

    随后众人开始按照王翊的计划忙碌起来。县丞负责召集县中为数不多的豪强氏族捐粮捐人并清点府库中的粮食兵器,蔡邕带人将城池周围的民户物资全部迁移进城安抚,充实守卫的力量的同时坚壁清野。

    而王翊则与县尉召集县中青壮,加以简单训练,以备御敌,并派人前往东方侦探鲜卑人动向。

    天色渐渐黯淡下来,忙了一天的众人聚在县衙,席地而坐,也顾不得什么风度礼仪了,几个人开始汇总忙碌一天的结果。

    “城内的几家豪强俱都贡献粮食部曲,支持公子拒敌,兵器全部分发下去了无法做到人手一把,最严重的恐怕是粮食问题了,府库空虚,百姓余粮加上公子带入城中与豪强献出的,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啊。”县丞首先说道。

    王翊看向县尉:“如今可用之人有多少?”

    县尉答到:“今日已动员城内百姓与流民精壮之人,还有豪强部曲、守卒衙役和外来溃兵,再加上公子手下的精锐之士,足有五百余人。”

    王翊点点头,若是有五百余青壮可用,又有其余民众的支持,若是只有千余鲜卑人,足够应敌了。

    王翊手下的选锋义从和训练了数月的流民算是手里最精锐的力量了。今日在城中组织青壮,其中流民对王翊十分感激,积极应召,有王翊的牵头,一时间城内抗敌士气倒是被激励起来了。

    这时蔡邕叹道:“方圆五十里地内的百姓都已经迁入城中,吾必尽心安抚,只是再远的地方......”

    讲到这儿蔡邕止住不说了,一阵黯然。王翊明白他的意思,地方再远的百姓,怕是顾不上了,是生是死,全凭其运气了。

    更深夜静时,夜幕下星光点点,安阳县东城灯火通明,几个大火盆高高架起,巨大的火苗在风中蒸腾摇曳。

    数百精壮汉子整齐地站在城楼地下,表情肃穆,被火光印的通红,王翊一身戎装站在城楼上静静地盯着他们。

    良久,王翊拔出腰配利剑,剑尖指天,对众人道:“鲜卑兵锋近在咫尺,全城百姓之生死存亡皆系于吾等手上,若是城破,会有什么后果,不必吾赘述。吾,王翊,必与尔等协力守城,共保亲人父老。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最后一句,王翊的声音嘶吼地有些沙哑,话音刚落,城楼底下众人也跟着吼起了“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之声,震耳欲聋,带着一丝悲壮,传遍安阳城内外。

    俄而,“大公子!大公子!大公子!”,在杨凤的带头下,响起了对王翊的呼声。

    气氛激昂,那一双双热切的眼睛,饱含着希望的寄托,求生的欲望,王翊见状,心头竟有些触动。

    王翊原本打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