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说是用绢帛铜钱堆出来的,都不为过啊!

    今天跟着武好古在界河北岸,一片属于辽国的荒原上狩猎的千余骑人马,人人都和武天一样,是武好古不惜重金训练装备出来的精锐。

    千名假子骑士,至少花了武好古一百多万缗,而且还不算在界河北岸建立假子军团兵营、马场和训练场的投入。

    如果不是拿到了提举界河市舶司的差遣,还有了“北粮南运”这个可以产生大量现金流的买卖,饶是武好古那么有钱的主儿,也会因为这千名假子骑士而周转不灵的。

    在农耕社会中养一支精锐骑兵的开销有多大,看看这帮假子骑士的花销就完全清楚了。

    而为了让这笔巨额花销用在实处,武好古只要人在界河商市,就尽可能抽出时间到河北来,同自家的这群少年骑士一块儿在野外游猎。

    游猎这事儿,在宋朝的文官士大夫看来,完全是荒废人生,不务正业,比嫖娼还不如。可真的养了一支精锐骑兵的武好古却知道,游猎是训练和检验骑兵战术的最佳方法。

    如果不把骑兵拉到野外,光靠在开封府城的军营校场里面展览,是没有办法知道这支骑兵有没有真本事的。

    而武好古花费重金养起来的这支骑兵,显然是有真功夫的!

    这帮少年骑士个人的骑士武艺自不用说了,他们大多是来自草原的阻卜少年,被契丹人攻破部落后才当成商品贩卖的,也是马背上长成的,自然容易练出来。

    另外,他们和北沧州的那群骑士相比,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他们不是分散开来各回各家的,而是成年累月住在一起,练在一起的。而且,他们还是用同一套标准训练装备起来的,彼此之间的亲密和熟悉都到了“无间”的程度。因此可以打出近乎完美的战术配合!

    就在这几日的游猎中,武好古的假子们就演示了各种十骑小队的战术配合——可别小瞧了这种“十骑配合”,按照慕容忘忧这个军师战术家的说法,十骑之战的重要性其实是超过千骑万骑的大决战的。

    因为骑兵在战场上最重要的作用不是进行阵战,而是分散成小队进行侦查、搜索和掩护。武好古的千人假子散成一百个十骑队,上千里的战线都能屏蔽控制起来。如果对手没有可以对抗的骑兵,那就是瞎子、聋子,啥都不知道,还打个毛?

    如果对方也有不少轻骑可用,那就要比谁家的骑兵更能战了。而在这个时候,能够打出战术配合的十骑队肯定比临时凑在一起的轻骑更能有力!

    而武好古的这些假子,相互之间的配合是非常不错的,这几日展示了追踪、合击、伏击、诱敌、十骑冲锋和骑弩突袭等多种骑兵小队的战术。

    在武好古这个半外行看来是非常不错了,只是不知道在实战中能有怎样的表现了?

    “五哥!”武好古熟练地收起弓箭,然后将主管假子军团的慕容鹉唤到了近前,“百骑轮战之法练得怎样?”

    “百骑轮战”是慕容忘忧根据赵钟哥、马政从女真完颜部那里寄回的报告设计出的战术。其实就是以百骑为队的墙式冲锋,而且是车轮战!千人军团分为十个百骑队,向敌阵的薄弱环节发起轮番冲击。而且只冲击,不格斗,冲完就撤,为后续冲击让出通道。

    这种打法说起来挺容易,但是真要练起来是很困难的。如西夏铁鹞子和契丹铁林军,在战场上打冲锋也是一波流,冲上去就肉搏。

    不过武好古的假子军团却比较容易练成这种墙式加车轮的打法,因为他们是成天凑在一块儿生活训练的骑兵。慕容忘忧还按照武好古的指示给他们拟定了“操典”,因此有了统一的训练标准,这样容易打出配合了。

    “元首,”慕容鹉就在马上抱拳道,“车轮战没问题了,不过如墙而进还不行啊。”

    “如墙而进很难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