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汉奸聚集十万大军也不成问题,他们要真的肯造契丹人的反,马上就可以拿下燕云,至少可以毫不费力的拿下燕京城——燕京二十六坊中的十九个坊在燕云汉人大族手中,哪个坊里没有几百上千个能战的族兵坊丁?充分动员一下,十九个坊至少能拉出几万战士。

    而驻防在燕京城内的契丹兵最多几千,几万打几千,还是城市巷战,燕云大族会拿不下来?

    拿下了燕京,燕云的大事其实就定了。燕京这种坚城,再由燕云地头蛇来死守,如今的契丹人拿什么来打?别说是现在的契丹人,就是澶渊之盟那时的契丹大军才打下几个城?其中有燕京这样的坚城吗?

    而且大宋也不可能放弃这个天赐良机,一定会动用西军精锐驰援燕京。

    到时候辽兵顿于坚城之下,兵老师疲,再遇上北伐的大宋西军,肯定大败而逃。

    若辽军败于燕京城下,那么女真、渤海、阻卜可就要一块儿起来造反啦!

    大辽还不关门大吉?

    光明君冷笑:“我们举起反旗,如果燕云的汉人大族肯跟进,那么契丹人和汉人就要血战一场了。这就是我海东盛国雄起的良机!

    如果燕云的汉人大族站在契丹人一边……嘿嘿,以后宋人可就只能和我渤海人联合了。”

    “可是龙烟铁山和析津府的几千渤海男儿……”

    光明君大笑道:“那就死吧!我们渤海人有几十万壮士,比契丹人都多,死上几千不算甚底!”

    渤海族的人口很多,光是精壮就有几十万人。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契丹人在灭亡渤海后,对渤海遗民采取了举族迁移的政策。渤海人被迁移到了土地肥沃的辽东地区,他们本来就是农耕之民,在肥沃的黑土上自然容易繁衍。

    虽然渤海人也笃信佛教,但是作为底层贱民,他们也很难得到出家的机会,所以渤海族的人口繁衍到现在,早就超过了契丹国族。如果再算上和他们同宗同源的女直人,渤海-女直民族其实已经用子宫战胜了契丹。

    所以他们现在死得起!

    “光明君,我们要怎么做?您快说吧!”刚才提出异议的四十多岁汉子,现在急切地问。

    “我们要兵分两路!”光明君说,“一路在龙烟铁山起义,吸引析津府的汉军侍卫亲军前来。”

    “他们要来了,我们恐怕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吧?”

    死还是有人怕的!

    “不一定会死。”光明君笑了笑,说道,“我猜想南京道留守韩资国和南京道统军使刘洪的反应没有恁般快……毕竟龙烟铁山并不在南京道境内。”

    龙烟铁山被划在了西京道的地盘上,对于南京道的韩国资来说,这毕竟是别人的地盘……

    另外,龙烟铁山附近本来是驻扎着契丹人的宫帐军的,但是他们被辽国北枢密使耶律阿思带去“援夏”了,现在还没回防。西京道的其他辽军,则因为之前的宋辽关系紧张,都向西京大同府集中。龙烟铁矿所在的奉圣州境内,并没有多少驻军,正好有空子可以钻。

    光明君说道:“只要韩国资和刘洪稍一犹豫,我们就能率领起义大军洗劫周遭的汉人村落和堡坞,然后开上燕山。只要上了山,就不容易被消灭了。

    就算最后坚持不下去,我等也容易脱逃!”

    他们这些渤海反贼当然有随时送命的准备。不过,能够保住有用之身跟随宝剑王恢复海东盛国总是最理想的。

    所以光明君也不会真的不给大家留活路……只要能上燕山,辽国朝廷想要彻底剿灭就很难了,这次龙烟铁山大起义的骨干核心,就有机会保存下来了。

    听了光明君的话,屋子里面的人们都同时轻轻吁了口气。

    性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