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官。

    不过在宋朝这边,荫补来的文官在仕途上是不能和科举考出来的文官相比的。要不然章毅也不会入仕恁多年还是个芝麻大的官儿了。

    而在辽国那边,虽然也有科举考试,但是考出来的官在仕途上是没有优势的——辽国本来就是重武轻文,而辽国的科举只有文举没有武举,武官都是世选、恩补而来。自然就没有科举出身高人一等的道理了。

    另外,由于辽国皇帝对科举的重视程度较低,只是将其当成了笼络汉人门阀的一种手段,自然也就懒得去管什么科场舞弊了……这事儿本来就是哄汉人大族玩的,何必认真呢?

    所以辽国的进士绝大部分都出自以汉人四大家族为首的十几二十个汉人大族。寒门崛起,屌丝逆袭什么的,在辽国是想都别想。

    马植接着道:“既然二位知道门阀是甚底,那么你们说说看,大宋官家又能给燕云汉人门阀甚底呢?”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燕云的汉人门阀在辽国那边混得不错——大辽国的体制就是保护门阀利益的嘛。

    相反,宋朝的体制则是限制门阀的!宋朝真正掌权的是科举出身的文官,而且宋朝的科举比较严谨,是不拼爹的。

    既然如此,燕云的汉人门阀为什么要帮着限制自己利益的宋朝去对付保护自己利益的辽朝?

    当然了,辽国本身的衰弱是燕云汉族门阀生出异心的主要原因。辽国的体制对门阀再有利,混不下去也是空的。

    不过这并不等于燕云汉人门阀要给大宋卖命,这事儿……毕竟是有风险的。没有相当大的利益,谁肯跟着干?

    纪忆看着马植,吐出了两个字:“方镇!”

    方镇就是藩镇,独霸一方,不受朝廷节制,镇帅父死子袭。实际上就是独立王国!

    马植点点头,笑道:“若得方镇之封,只待辽国北疆大乱,燕云各家便能为大宋所用,数万精兵,百万石的军粮,瞬息可得。朝廷只需一旅之师再加铜钱数千万缗,就可尽复燕云十六州并辽西、辽东之土了。”

    这的确是个可行的办法。门阀体制就这样,土地和民众都被门阀权贵牢牢控制着,同时门阀家族都拥有相当强大的武力作为基干力量。因而门阀权贵就能轻易动员组织起庞大的军队呼应宋军的北伐。

    所以只要宋朝能够给出让燕云门阀满意的条件,在辽国陷入危机是恢复燕云应该是很容易的。

    可问题是朝廷能封一堆方镇出来吗?

    纪忆当下就和章毅换了下眼色,两人都没什么把握。

    章毅又问:“马二哥,那如果朝廷不肯在燕云大封方镇呢?”

    不肯?

    马植脸上的神色微微变幻,若不肯的话……事情就不好办了!

    燕云豪强可不是宋人,他们梦中的故国是大唐不是大宋,想法也和宋人不一样。东华门外唱名才是好男儿的道理,他们是不能理解的。

    思索了一会儿,马植苦笑道:“若是朝廷不肯,那么只要朝廷天兵开进燕云,各地豪强还是会望风归附的,只是……”

    看到马植吞吞吐吐,纪忆追问了道:“只是甚底?”

    马植叹了口气,苦笑道:“只是没有方镇之封,就不能指望他人舍命相助了。”

    也就是说,如果大宋封大家当节度使,那么大家就出死力相帮——毕竟打下来的地盘都是自家的,怎么能不出死力?所以到时候宋军看戏,他们来拼命。

    如果没有方镇节帅可以做,那么大家也不会和大宋为敌,当一堆墙头草还是可以的。

    纪忆点了点头,又和章毅互相对视了一眼。这个马植还算爽快,一下子就把底牌亮出来了。现在就看天子和当朝的章相公怎么选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