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高俅,张叔夜,王禀,你们怎么看?”

    杨戬带着武好古的奏章抵达开封府的时候,高俅已经带着4000骑兵(其中辅兵占一半)日夜兼程到达了。

    所以今天也出现在了崇政殿之内,一块儿研究武好古的建议。

    “陛下,”明显发福的高太尉上奏道,“臣以为都城乃是国家根本,根本不固,地动山摇!”

    “你赞成迁都?”赵佶问。其实他是赞成武好古的迁都提议的。

    开封府的确没有襄阳保险啊!

    高俅沉默了一会儿,又摇摇头道:“如今不是讨论迁都的时候。契丹正向黄河而来,若在此时迁都,一定会搞得人心惶惶。武好古上此奏章,显然也不是想让陛下立即迁都。”

    赵佶点点头。现在要迁都也迁不成!他倒是想走来着,可文武百官又怎么会答应?

    张叔夜也道:“陛下,昔日太祖开国之时,也觉得开封府不大适合建都,不过那时太祖是想要西迁洛阳的。”

    “洛阳虽有险要,但是转运困难,的确不如襄阳。”高俅道,“不过陡然提出南迁襄阳恐怕也不妥当。或许可以将南京从应天府迁往襄阳,如此就能大兴土木,扩建襄阳城堡了。”

    “好!好!”赵佶点点头,“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

    那么,联合生女真之事呢?可行否?”

    “可行。”高俅没有多想,便马上点头道,“如果生女真可以举兵,耶律延禧恐怕只得回师析津府了。”

    张叔夜也道:“此时也是生女真举兵的最佳时机……若是陛下能赐他们一点钱财,把握就更大了。”

    “钱财是小事,兵甲器械也可以供给!”赵佶想了想,又道,“只是生女真终是远水。而耶律延禧大军都快抵达开德府界了,可如之奈何?”

    高俅知道这个问题是问自己的,虽然他也害怕和辽人打仗,但是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陛下,臣愿意率领模范新军去抵挡辽兵。”

    “好好!”赵佶连连点头,心说:还是高俅可靠啊!武好古那厮太不靠谱了!

    他想了想,又压低声音:“朕本无意和契丹开衅,今次如能化干戈为玉帛,便是百万岁币也是可以许给的!”

    啊!?

    这回轮到高俅傻眼了。

    生女真眼看起兵了,你咋能给个百万岁币和契丹议和?这不是把生女真卖了吗?

    而且原来就是五十万岁币,契丹折腾一回就变成一百万了,以后他们还得常来啊!

    “陛下,不至于如此吧?”高俅试探着说。

    “现在不议和,难道等黄河封冻吗?”赵佶面色一沉,“你快快带兵出城……切记不可浪战,要结硬寨,打呆仗,可知道了吗?”

    ……

    高俅郁闷的领兵出征,去黄河岸边抵挡南侵的大辽天兵的时候,大宋的天兵,也出现在了比高俅更郁闷的大辽辰州奉国军节度使大公鼎的眼前了。

    堂堂大辽,天字第一号强盗,从来只有大辽抢大宋,什么时候有大宋的强盗跑到辽东来撒野?

    这样离奇的事情,居然还真的被他遇上了。

    这天早上辰州奉国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高永昌就给他带来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消息,大批的宋军战船,已经堵到辰州港的港口外面了。

    一开始大公鼎还不怎么相信,直到他和高永昌一起登上了辰州城的城头,才发现数以百计的战船(包括运输船),密密麻麻散布在辰州港外海。

    当先的几十条桨帆战船,更是全力划动长桨,直愣愣的就冲码头而来了。

    “这这这……”出身渤海大氏,但是却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