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林军:“日语怎么样?”林军的日语虽然不精,但基本的日常用语还是知道的,但他本来来应聘就是抱着一种闹着完的心态来的,他就实话实说:“我们在学校里是不学日语的。”那女人“哦”了一下,又说:“请你谈谈你对日本企业的看法。”林军在大学里根本就没有学到什么工商管理的知识,平时考试总是由任课老师划好了范围给大家背,背熟了就考,一般都能过关,你要是问林军什么是工商管理这个概念,林军不看书想准确地表述出来真的是很难。所以要谈对日本企业的印象,林军更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但他洋洋洒洒地大放蕨词,把日本企业大大贬斥了一番:

    “我认为,不论是在消费市场上消费者认可的程度上,还是在争夺人才的就业市场上被求职者看好的程度上,目前在国内,欧美企业无疑是求职者心中当之无愧的明星,而日资公司却遭到冷落,受欢迎程度排在国企和民企之后。这主要是是企业文化的差异。在美资企业里,它完全是开放式,大家不论职位高低,一律直呼对方的英文名,感觉很平等、很民主,这也算外企特有的风景线吧!公司对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要求很高,大家工作都很拼命,通宵加班是常事,而且在公司里有一种很强的学习氛围。反观日韩型企业文化则不一样:它约束个性、突出等级,日企是个只讲团体、不讲个性的地方,你在这里一定要服从服从再服从。我认为日本企业文化扼杀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它强调雇员对老板的绝对忠诚,这恰恰是与现代经济市场规律相违背的,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强调的是一种人才、资金、产品和服务的自由有效地流动,日本企业文化是一种倒退的、落后的、堕落的企业文化。而且日企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因为强调绝对服从,一个提案必须层层上报审批,耗时耗力,这一点,倒和我国有些国企的作风比较像。机构臃肿、官僚主义和奴性文化,这就是我对日本企业文化的一些浅见,当然仅仅是我的个人看法。”

    林军的这一番对日资企业文化的大加鞭挞,对方不仅没有怒火,反而很感兴趣地问:“既然你认为日资企业文化这么糟糕,那么你又怎么解释日系企业的实力?比如,日系企业普遍重视科研开发,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产业工人整体素质高,管理人员具有严谨作风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的。具备比较扎实的技术和制造基础,加之品牌形象和国际化运作基础都比较好,日系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这样的事实你难道能熟视无睹吗?”

    林军不慌不忙,继续侃侃而谈:“这个实际上很好解释。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天然就很匮乏,而且地震频繁,每个日本人从小就有一种生存危机,所以他们很团结,不团结他们就不能生存、不能发展。就好象一个很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他处处自卑,处处遭人白眼,但是他为了要活下去,他就要拼命地工作,不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就不能混下去,他就要继续一辈子穷下去,与生俱来的这种深深的自卑决定了他要象牛马一样工作。所以日资企业能有这样的成就,但是日资企业的创新能力很低,加上它的奴性文化,现在红极一时的日资品牌在中国的市场用不了三十年就会全线退缩,滚回老家,用不了五十年,这些日资品牌象松下、日立、索尼包括贵公司就会倒闭,关门大吉。以上就是我对日资企业的看法,再三申明,这是个人看法,谢谢!”

    那个面试林军的女人看样子是个日本人,听了这番话目瞪口呆,其他在场的人也是惊讶无比,这哪里是来找工作的,分明是来砸场子的!林军说完了这句话就扬长而去,他知道说完了这些话后不要说继续面试了,就是想在里面呆一分钟也难,但他不说这些话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离开了人才市场后林军就晓得这家企业不找黑社会的人来扁自己、不找特工间谍来暗算自己就算好事了,怎么可能还会和自己再发生什么事情呢?他很快就忘了。

    哪知道没过多久,林军竟然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上周接受他面试的日资企业,要他明天上午去复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