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何事,不由为自己的及时赶来而庆幸。

    或许是因为跟着孙坚的时间太长了,对于这位王上的禀性,他可是十分熟悉的,这是一位宽仁的君主,但同时也是一位善听的君主,正是因此,他很少会驳斥下属,慢慢的他也就习惯了听从下面的纳言和建议。

    这样纵然是一件好事情,可以广纳百言,但何偿又不会因此而做出错事呢。想到孙坚一旦扛不住压力,做出了开战的决定,怕是他在想说一些什么也是无法阻止了吧。

    “王上,臣有话要说。”张昭知详了情况后,便不在拐弯抹角,而是打开天窗说亮话道:“臣认为,与天朝是否一战还需要从长计议。在者,二王子现在不过就是下落不名而己,是不是真的遇难还要两说,即是如此,为何不等上一等呢?”

    张昭敢于说出这些,自然是因为收到了天朝所送之礼。而正是从这个举动之中,他猜到张超不会对孙权如何的,若不然的话,何必多此一举的来贿赂自己呢?如果真是杀了孙权的话,那大战避不可免,天朝要做的是备战,而非是劝降了。

    张昭终是重臣,聪明自不用说,想到了这样的结果之后,这才来劝降的。当然,重要的是他更清楚东吴的实力,若是与天朝一战的话,那必然是凶多吉少。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这里的百姓,他此刻都要站出来说话的。

    “等?敢问张大人,若是吾弟真的被害,那我们这样等待下去,岂不是等于给了天朝大军准备一战的时间吗?”孙坚对于张昭的出现,并且出言此论,十分的不满,当下就有些怒声问着。

    “大王子,事情还没有查到真像之前,还是莫要动手的话,不然一旦二王子平安归来的话,我们的所为岂不是被动了吗?”张昭也是据理力争着。

    换成了平时,张昭是不会这样与孙策这样说话的,只是现在形势危急,王上孙坚本就是有些意志不坚,若是此刻他稍有后退,怕是局势就无法挽回了。

    “被动?呵呵,想必我们若不及时出兵的话,才会更加的被动吧。”孙策一脸的怒意,说话之声渐大了起来。

    并没有因为孙策的怒气而有丝毫动摇之心的张昭确是一笑而道:“怎么?难道大王子己经发现了二王子身陷不测之局不成?若是如此,臣下当无话可说,力主出兵。但若是还没有消息,就希望可以在等上一等。”

    “不行!”孙策态度坚决的说着。

    眼看着孙策与张昭似乎有扛上的意思,一旁的周瑜连忙站出来当做合事佬的说着,“好好,要说张大人之言并非没有道理,我看不如就这样,在等上三日好了。若是三日后还没有消息,还请张大人不要阻挠出兵可好?”

    周瑜深知,张昭此人在朝中有些势力,便是在军中也有不少的老部下,若是此人一定要阻挠的。大战未开,内部先乱,这是于大局不利的,即是如此,倒不如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给他三天时间又有何妨呢?

    仅仅只是三天时间,张昭不由有些犹豫了。但想到如果自己硬顶不放的话,怕是就会惹怒于大王子,那才是得不偿失了。大不了三天之后另想办法即是,这般一想,即道:“好吧,就如左军师之言,先等上三天好了。”

    用了一个先字,便是张昭在为以后做谋划了。

    对此,周瑜似是没有听出一般,当即就答应了下来,“好,即是如此,三日之内若还没有二王子的消息,当可出兵。”

    一场催战的局面就这样结束了,以三天为期做限,周瑜三人走出了王府。

    一出王府,孙策即有些不悦的说道:“公谨兄,你为何要答应三日时间呢?这岂不是给了天朝备战之机?”

    知道孙策是心中有气,周瑜呵呵一笑的回道:“大王子切莫着急,不过就是三天备战时间而己,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用这三天准备兵马和粮草,至于时间一到,自可起兵,不耽误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