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别看单位待遇一般,他在当地曰子过得却很滋润,托这几年收藏热的福,他在县城里已经是很权威的文物鉴定专家了,有不少人看了电视,将家里老式的坛坛罐罐都抱来求他给鉴定一下,如果碰到值钱的真品不可能没有好处。

    这些倒是其次,早在好几年前,利用工作与专业之便,他转遍了附近的文物市场,不论是公开的还是地下的,自己也搞一些私人收藏。收藏不是目的,最主要的是做一些收藏品的买卖,这一带的文物贩子,他几乎都认识。

    这种行为很难说是违法,燕京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古董交易,不也是在合法情况下进行的吗?收藏以及古董交易本身并不一定违法,至于暗地里非法的勾当,他自然会小心,不能放在明面上。

    经过几年的经营,朱大有形成了自己的古董交易渠道与网络,有不少在各地乡下收货的古董商都是直接与他联系,其中甚至有来自香港的走私商。朱大有具备官方身份,同时也有专业优势,做这种中间人非常便利。

    费居村大规模盗墓的出现,对于他来说是个源源不断的财源!但是他很小心,从来不直接上门收购村民的东西,而是暗示当地熟悉的古董贩子去收货,然后在古董市场中收“来历不明”的东西,钻法律灰色地带的空子。

    如今的他,是当地古董贩子们一个重要的出货联络人,大宗贵重货物出手大多依靠朱大有中介,如果朱大有自己吃不下,也会介绍外地买家。这种交易,就讲究暗地里联络。因此费居村出土了什么好东西,他基本上都会在第一时间知道,外地大买家希望寻找什么东西,他也会叮嘱下线贩子让村民特意去找。

    一开始他只是在法律的灰色地带赚点外快,到后来却越陷越深,已经卷入到非法文物交易以及向境外走私活动中。他做的很隐秘,表面上没什么破绽,仍在一家清水衙门里混曰子,其实暗地里能影响的势力不小,一个电话,完全可以让近百号人行动起来。

    以前朱大有一直很谨慎,也没有企图垄断这里的非法文物交易,外地文物贩子直接找到费居村来的情况也不在他的控制之内。但这种人毕竟比例较少,真正的大买家是不会直接来做现场交易的,还是需要当地文物市场可靠的中间人,朱大有掌握了信息与资源网络的优势。

    可以说在大部分时间内,费居村出去的东西,都是他挑剩下的,外地直接上门的古董贩子要碰运气,除非恰好村民新挖出来什么,才能挑到最好的东西。而且费居村那种贩卖出土文物的方式,诸如单线集中交易、不允许文物贩子到盗墓现场去,都是他通过中间人建议的。

    朱大有平常做事并不极贪,在文物转手的时候,往往只收一笔“鉴定费”,从名义上尽量规避法律风险。但是今天他顾不上那么多了,因为那株青铜建木实在太值钱了,意味着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这么好的机会,可一定要截下来。

    自古杀头的买卖总有人干,道理无非如此,总有人会因为巨大的利益铤而走险,一步步万劫不复。

    他甚至不怕顶撞池木铎,那又能怎样?自己坚持按规定办事,谁也没有他违法的证据,真出了事,费居村的村民有最大的嫌疑,那些人犯的事还少吗?到目前为止,山外还没有人知道青铜建木出土的消息,假如事情做得干净,就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内情。

    朱大有尽量不去深想细节,心中却有着强烈的期盼,脑袋里甚至有点嗡嗡作响,身上也发热,一个人也敢在山间走夜路了。他一边走一边想:“出了村子,先向上级汇报这里发现了重要的文物,可以不说出是建木,顺便汇报白天的事件,告诉领导他们的处境很危险。然后……”

    此时他已经穿过谷底走入桑林,还没等想的太明白,脚下一个不留神,绊在路边伸出的一根灌木枝上,身子一晃就栽倒在路边的树丛中。更倒霉的是,路边是一个向下的缓坡,他滚了一段距离才被一棵桑树拦住,手上和脸上都被荆棘划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