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见不到底部基岩,这在我们这一带山区简直是不可思议。……本来我们是在野地里下铲,让村民看见了还要敲诈五百块钱呢,说我们把庄稼地挖坏了,幸亏我是本地人才没让他们敲诈着。”

    张人云也解释道:“这个现象确实比较少见,山区可不是关中平原。”洛阳铲在积土层较厚的平面地带用处比较广泛,但在这种山区做大面积探测,往往一铲子下去就能碰到岩层,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游方眨了眨眼睛又问了一句:“你们看今天的费居村,生活条件如何?”

    钟毅:“风水宝地呀,当然不错了。”

    江霞飞:“话也不能这么说,这片山谷容易内涝,种庄稼收成不好。但这个村子历来丰衣足食没问题,出去打工的人都不多,而且周围山中特产很多,完全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够这个村子开发的。如果把路修好了,想富起来真不难,比周围村庄的自然条件好多了。但是他们这些人懒而且贪,不愿意那么辛苦投入,盗墓发了财连路都不修,唯恐别人进山太方便发现了他们的非法勾当。”

    池木铎沉吟着插话道:“根据考古结论,看这一片墓葬留下的信息,在两千多年前此地非常的富足,不仅农耕发达,而且手工业水平也相当高。我在墓葬里发现了纺织品留下的痕迹,看那么细的纹路不可能是棉或者麻,只能是丝织品,精美的让人窒息!”

    钟毅也接口道:“进山谷的那一大片桑林,很可能就是古人种的,有桑才有丝,但是现在废弃了,这些村民根本就没有想到再去利用,多好的条件。唉,南楚的丝织工艺如今恐怕也失传了很多,但愿这一次考证能够重新发现一些,看看以现代技术能不能利用并改进。”

    张人云在一旁问道:“不对呀,难道在两千年前,这里就不遭水患了吗,怎么适合发展农耕,形成当时的积累?”

    游方伸手在地上画了个图样:“在两千年前这里可不是如今这般面貌,至少大部分时间可以旱涝保收,千亩良田能种的不仅仅是庄稼,而且到了现代,周围山上的经济作物也很多,价值不比这片山谷差。……在这里有两条溪流,最上方还有人工的堤坝,是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游方根据心盘所见,画出了当年的样子,在山谷的左右两侧有两条排水的溪流,发源于中央山谷的左右坳口中,其源头还有人工围成的拦水坝,一方面在平时可以蓄水灌溉,在洪水到来时也可以分流将水引到左右山涧中。

    江霞飞很惊讶的说:“哎呦,你也懂水利工程?这就是这一片山区小流域改造的规划思路啊!左右各修一座小型人工水库,再开挖两道泄洪渠,灌溉和防汛设施都有了。”

    游方谦虚道:“我不是学水利的,但我懂一点风水,如此布置就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风水垣局。可惜这里的村民并不想着真正把家乡营建的更好,怎样利用这个天然的风水宝地?一天到晚就动歪心思干那些作歼犯科的事情!……霞飞姐,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江霞飞:“我原先是南京河海大学毕业的,学的就是地质水利,毕业以后却对考古感兴趣,转行进修考古学。……有这些水利工程,还得把进山的路修好。……池所长,看来你提交考古发掘报告的时候,不仅要附上一份古代传说故事,还要再来一份山区小流域治理报告,指导村民干点正经事。”

    钟毅皱眉道:“难道我们吃那些村民的苦头还不够吗?我们仅仅是考古工作队,干好本分工作就可以!这里明明是清山秀水,就算没有这些,也是丰衣足食,可是他们偏偏要那么干!他们自己不明白吗?这种人,不值得好心同情,一个村子全抓起来才合我心意。”

    池木铎叹了一口气:“就算为子孙后代着想吧,我会向当地政斧与村民提供这样一份报告,霞飞,这方面你专业,就由你来执笔吧。至于他们采不采纳这种建议,那是他们自己的事,老话说的好,天做孽犹可恕,自做孽不可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