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力街买姜大胡子的卤味。

    整条街也不像姜姜他们刚来时臭呼呼的了,因为有卤味的香味儿遮盖,并且那些买不起的人也能闻着这味道下饭。

    当然最多实惠的还是穆寡妇家,以前他们常常是吃了这顿没下顿,一天最多只能吃一顿稠的。

    可自从姜姜他们搬来,除去房钱还不算,穆寡妇帮忙赚的钱顶得上一个壮年苦力,就连狗儿也每日能赚几十文钱,并且每天还能吃上粗面饽饽和卤下水,已经算是整个苦力街里生活水平最高的人家了。

    穆寡妇的婆婆长年瘫痪在床,老太太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穆寡妇虽然孝顺,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饭来,全家人常年挨着饿。可由于这些天肚子里有了油水,老太太身上有了力气,竟然能自己下炕,扶着墙走到外面来晒太阳了。

    这天穆大婶忙完了,一边擦手一边红着脸跟姜姜说道:“姜老板,我有一件事想要求你。”

    “你说吧,穆大婶。。”姜姜答应道。

    “我后晌听你说还要再雇人帮忙,”穆大婶说道:“你要是真想雇人,我倒有两个人可以介绍过来,都是老实本分又手脚麻利的人。”

    随着生意扩大,人手确实不够用了,姜姜前两天又到铁匠铺去定制了两口大锅。

    不要说这条街上的人每天就能吃完三大锅卤味,就是外面来买的也要消耗掉两锅卤味。

    “我确实要雇人,你有合适的人尽管介绍来吧!”姜姜说道,毕竟这街上的人穆大婶更熟悉一些。

    “这两个人就是街头的年寡妇和她的女儿莲儿,”穆大婶说道:“我是莲儿的干娘,那孩子年纪虽然不大,但做事既勤快又肯吃苦,她娘也说了,若是雇她们娘俩儿,只给一个人的工钱就够了。”

    穷人不好找活干,尤其是女人。力气不够大,又不好抛头露面。平时只是做些浆洗缝补的活计,已经算是它们她们的长项了,但这样的活做的人太多,收入往往极其微薄。

    那年寡妇娘两儿个,这些年来相依为命,因和穆寡妇同病相怜,两家便也就认了干亲。又因为两家孩子差不多大,也就有意结个亲家,只是因为彼此年纪还小,不好说破。

    “就是那个穿蓝花袄的莲儿吗?”姜姜问道,她对这小女孩很有印象,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她的名字和徐莲儿很像。

    “就是她就是她,”穆大婶连连点头:“您看行不行?”

    “这有什么不行的,你明天就叫她们娘两个过来吧,年大婶的工钱和你一样,莲儿的工钱跟狗儿的一样。”